|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lmlj

蒸发了的清真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8-26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aidushu)回色兰!这是一个回回最起码该做的...

尊敬的aidushu老师,您所整理文字和图片受到热爱伊斯兰文化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人士的一致好评,您所说的责任也是我们大家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传承和发扬灿烂的伊斯兰文化,把老北京清真寺的悠久历史展现给大家。先知穆圣说:“谁兴建一座礼拜寺,用以取悦真主,那么真主必给谁在乐园里建筑一座 同样的礼拜寺。”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紧跟穆斯林先辈们虔诚力行教门的足迹,凭着仁慈之主的慈悯和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 在我们有生之年为悠久的伊斯兰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沙安拉
发表于 2010-12-15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帮孙子等着几年后拆故宫呢!
发表于 2011-2-28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那个也是清真 也是伊斯兰 建筑 遗迹.
发表于 2011-3-11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朝历代对名胜古迹都是修缮维护,唯有本朝丧心病狂地拆毁破坏。孰是孰非,个中感受不言自明。

发表于 2011-3-26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安德路)历朝历代对名胜古迹都是修缮维护,唯...

[BR]记得什刹海前海东沿边上还有一座清真寺呢。文革前经常有穆斯林去做礼拜,听人说,回民的婚丧嫁娶是在清真寺里完成的,本人见过在这里举办婚礼。如今,哪个地方还在,只是大门紧闭,一副败旧的样子。
发表于 2011-3-29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izheng1946在2011-3-26 16:15:00的发言:

记得什刹海前海东沿边上还有一座清真寺呢。文革前经常有穆斯林去做礼拜,听人说,回民的婚丧嫁娶是在清真寺里完成的,本人见过在这里举办婚礼。如今,哪个地方还在,只是大门紧闭,一副败旧的样子。
& C1 c6 o/ r; X7 n4 M5 h" _- p$ ^* x

 

H" S+ r8 l. s: T+ D8 Z

您说的是什刹海清真寺,解放后给毁了,一直说复建,至今没动静。四九城临解放时有39座清真寺,如今23座给毁了。

发表于 2011-6-25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0-8-18 17:42:00的发言:
/ J- Y% P0 [& [3 U, r- O$ `# t! @

网上寻得的安内二条法明寺

4 }6 V- {5 k7 j' ?* x5 x


那块石碑如今就安放在东四清真寺大殿廊庑之下,不足一米之高,却弥足珍贵。这就是明北京安内二条敕赐法明寺圣赞碑记(万历七年)。其上的《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与署明洪武元年《御制至圣百字赞》大体相仿,可能是前者仿后者而作。据民国著名回教学者金吉堂先生在《敕赐清真寺的五百年》一文中也说:此碑“原为敕赐法明寺物(敕赐法明寺在北平安定门内二条胡同,为北平回回四大官寺之一)。清初法明寺不戒于火,故物唯此碑与另一圆形石刻保存,其后移碑存于本寺。”而写有《北京伊斯兰教研究》的李兴华先生称,他在交道口中学未能将原安内二条法明寺明万历八年碑记寻得,大概正是此因。

1 P3 h6 S7 _% Z) l7 C8 L


 

( f3 ^, ]' n B* N* z' t. G! I

   

& n6 p5 t. |' ?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7233.htm

. p4 [: T* F+ B) B0 y9 B: b0 H: X+ G# M

 

2 N! A9 k* n/ \3 l; ?

这是百字赞的详细解释。

7 U4 K0 Y5 j2 A

金吉堂...我爷爷提到过他...没事写文章骂蒋介石被逮捕败了家... 

发表于 2011-7-2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通教寺原来的山门殿,大殿等解放后住了人,成了大杂院后在2001年海运仓危改中拆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21:18 , Processed in 1.1561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