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20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20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的激情
       眼看着我们难分难舍的家园文章和照片,每天都在我眼前多次掠过,我内心的激情油然而生,随着我精心地阅读而燃烧,我恨不得呼应每一篇文章,我无论是在做着什么事情,心底里都在和笔耕的学友们对话,都在和关爱点击我们附小论坛的朋友们对话。真是到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痴迷状态不能自拔,

" g7 h; a3 J. C1 s* d; V

 

^* J, d# q7 t: D9 V4 P( g$ m

   胡老师太投入了,有时深夜发贴子,睡眠都没有规律了,这怎么行,真是个实诚人。不看论坛则已,看了论坛就有不吐不快的冲动,以后还是闲来看看,以身体健康为重!为家人儿女保重自己,也为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保重自己......

发表于 2010-10-19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19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18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郑州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刚刚结束,照了几幅照片与大家共享。

- B6 u% v a% e3 x8 w5 a7 n

 

/ N# V0 ~9 M: [9 j8 ?; r( T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2 H! T$ ]/ [0 z. a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b7 G6 ^/ V, S2 ~6 y: l) K/ h! s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5 z- |& U( s; B/ T$ p# V( b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3 h6 A% e5 [3 r( J( ]: {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3 x# D8 |/ f% G8 l; `/ c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R* B" U1 b6 c. M: E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9 B; `9 j d6 b {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v4 z( v+ D& n! {% T

 

; B+ H, t8 T) x1 k) y% X. C4 `

(待续)

发表于 2010-10-18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9 S6 [2 O% t/ N" n) t1 h' ?- D


" P3 n* P8 j9 e

[upload=jpg.jpg]UploadFile/2010-10/2010101819421191720.jpg[/upload]

$ P9 E1 C/ A C: l


& @4 q8 x- o5 [4 n, }


/ l3 Z7 A s& h: S ]: p


" C7 |2 y% H$ R


# c) d" \' K, A5 O4 @# C* V


% Y' A P& ~/ P! m3 x


8 N/ Y6 V1 l6 E% B0 l" l


发表于 2010-10-18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0-10-18 18:15:00的发言: 
# B1 [& }5 z& U5 Q9 D* \# F

多谢老片也送来周总理的照片。

发表于 2010-10-18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0-18 18:26:00的发言:
) d; n' y2 e# }8 v

多谢老片也送来周总理的照片。

% Q9 k2 c) h( ~8 g/ _" X3 \

不客气!还有;

6 k ~7 c! c6 p8 v2 I

 

! k: @7 v- v5 d! j

送走尼克松面带疲惫!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0-18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0-10-18 18:37:00的发言:
. j% W9 e8 i7 c0 K9 s5 K9 U& O

不客气!还有;

+ V& K4 m A/ d% p

 

% S! I& B) \3 I& v2 a$ t/ r! J" ?, C

送走尼克松面带疲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napshot20100609213136.jpg

$ e9 }( Q8 o- C

哈哈,看来老片名符其实,确实是“老片”存货还真不少,还是要多谢了。真诚希望多多给我们送来好照、好图、好文让大家欣赏。我是不是有点见好就上,贪得无厌?

; ]# A) {, y; O+ b( c

 

* n+ m r Y: f: e( p" J* O

jwujKSev.jpg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0-19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19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上周六以来,西安各高等学府,保安严格把门,限制学生自由出入。学生进校要出示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若外出,必须有所在院系所开的证明——原因是西安发生了小规模的抗日游行,抗议日本当局再次声明“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据说,有人当众将若干日本货销毁,对街上的日产汽车,摩托等拳打脚踢,借以泄愤。为了避免事态的扩大,于是限制学生活动范围。
发表于 2010-10-22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22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0-20 23:52:00的发言:
. ^% q4 A' ~7 @

胡老师是最担心附小家园的消失和沉没,在出国之前她竟然会先于所有母校师生把853页附小论坛的内容刻录留存,胡老师做这件事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胡老师为大家所做的这件盛事,让我们感到震惊,谢谢胡老师为我们留下这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胡老师精神的感召下,大家不会辜负胡老师的期望,一定会珍惜、维护、发展我们母校这块快乐的人间乐土。

) r5 @0 J* _( F" G3 i% `3 P# w

真诚地感谢胡老师为我们的论坛做出的重大贡献!也为胡老师有一位“夫随妇唱”的好丈夫感到高兴,也是我们附小论坛的福分。

发表于 2010-10-22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里话 

: ]4 P4 C7 _0 _

       细读过《论坛(二)》44页中:糊涂人、鞠衍行、gui_my、玉龙雪山等几位学友的几篇文章后,老师非常感动。我的反馈是:这几篇帖子都是绝品。‘绝’在感情真挚而深沉;文字质朴而感人,没有华丽的辞藻,通篇挥笔洋洋洒洒,文词沁人心肺,句句发自内心,所以让人刻骨铭心……。
   要分别了,止不住想对朋友们讲讲久存于我心却又怕讲出来的心里话:今天我又求老伴再给我刻录几张《附小论坛(一)》光盘,他马上放下手中的很急的事情去做这件事。自从《附小师生4.11联谊会》召开近两年来, 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附小的各类繁杂事情在付出,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他都会费尽了心力用行动来支撑我,受苦受累却没有半句怨言,让我非常感动。

/ S8 Q* j( I# H( z! o

   为此,老师们都很受感动,老师们都说,这样的老伴难找,对他一再表示夸赞和感谢,大家更感谢他把我的家居,几乎变成了附小师生多年来活动的中心而从不生厌……。我心里也在想:不容易,到了这个岁数,经过几十年岁月的磨合真是到达了:他中有我,我中有他,情感的境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天赐我般地融通,这是一种老人精神生活中最奢华的享受。

发表于 2010-10-22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gui_my

9 W7 x& f+ G3 S* h% @

   你为了让老师临别时不心烦,为了老师健康和快乐,专为老师书写了这篇感人的诗歌和文章,我想:你对朋友们都会这样做的。你的心灵是那样的高尚和善良,让老师非常高兴和感动。老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师胡" w:st="on">师ersonName>只想告诉你:你是老师心中的朋友,你为人做事:人品过人、你是附小的才女、是写文章的高手,大家都很喜欢你! 

发表于 2010-10-2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与她老伴的故事是我们母校诗篇中重要的一章。真诚谢谢胡老师的老伴为我们大家所作的奉献。

- ~" Y7 h) N8 S' i" V. I _/ e

 

1 j! u- `. h6 N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hsi28Lwn.jpg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0-21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于德元老英雄致敬!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1 h" i+ o- f5 r1 P6 ^7 F0 q

5 t% D+ l C" x, B7 S/ b

 

# B5 f) z9 L* ]' z5 F& i

                                                          《老子曾经砍翻过13个日本兵!》
老兵档案:于德元,现年90岁,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汉族,1935年被编入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三营一连,任少尉连副,先后参加过西安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他被日军打伤3处,下颌处至今留有弹片。

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官兵总数有近百万。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昨日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

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外滩。那里地势低洼,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来,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激战。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空中还有飞机扔BoB!!!,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他NAI NAI的!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要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他施展着自己的刀法,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另一个日本兵又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回想一下,自己砍翻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于德元也因长期泡在水中,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但他仍未下火线,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那段历史在“抗战老兵”于德元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采访结束时,老人耍起了他的那套刀法,他那60岁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舞了起来。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8年前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发表于 2010-10-21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20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0 4:49:00的发言:
2 B& b" |& Z0 n& M H; H/ l: c' i4 @

                                   内心的激情

* Y; h @+ _8 p

      看了胡老师的帖子,十分感动。作为一位退休教师,还执着地为维系师生的亲情而不辞辛苦,为母校网坛的健康兴旺,为组织师生各项联谊活动而奔忙。正如她自己所说达到“痴迷状态不能自拔”,“用生命在书写,用真情实感在写”。血压高达到90__180仍然不停歇。是什么力量使胡老师为了母校这样“玩命”,是师生真挚的情感,是自已给自已下达的使命和责任__要让母校师生之间的挚爱存续和发扬,要使母校师生的历史故事延续下去,这种特别珍贵的精神瑰宝决不能在现在的师生的手中丢失和泯灭。

6 a" x6 _( Z% F |% T) B

 

|% j$ j- K) y1 T

      胡老师至今还在关心母校其他老师,她看到师生之间这份真情给老师们带来的鼓舞和幸福快乐,使老师们增添了晚年生活的勇气信心。胡老师希望母校的网坛以及师生联谊活动这些给老师带来幸福快乐的暖流不要中断,不要枯竭,让学生对老师扫敬爱成为晚年战胜病痛,增进健康,享受幸福的灵丹妙药。她要让老师们感到选择作为老师的无上光荣和自豪而无怨无悔。

* u% \2 F3 B9 \

 

0 D9 ~$ P9 O6 u. U9 S3 S' E6 q

       胡老师是最担心附小家园的消失和沉没,在出国之前她竟然会先于所有母校师生把853页附小论坛的内容刻录留存,胡老师做这件事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胡老师为大家所做的这件盛事,让我们感到震惊,谢谢胡老师为我们留下这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胡老师精神的感召下,大家不会辜负胡老师的期望,一定会珍惜、维护、发展我们母校这块快乐的人间乐土。

发表于 2010-10-20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0 4:49:00的发言:
1 J8 v: z. Z, M' _3 I2 Q

     十一月初,我已定机票到美国探亲了。大约明年夏天后才能回国,

4 K0 N" d7 `' [+ c( i: U3 m

       预祝胡老师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写一首小诗送给您,希望您莫愁莫烦,高高兴兴的去探亲,我们盼您明年夏天回来相聚。

, F$ n& q0 W9 m2 Z z# ~

              网间一壶美佳酿,电传一捧粉百合。

( `' i2 V% ~7 b1 p o4 E7 b

                  老师整装待远行,学生送行唱儿歌。

* v u: g* o% } X" q# E i [

                  此去万里享天伦,怡养身心保体格。

( a, }+ W: J. {" v

                  常寄书信通消息,两地牵挂无阻隔。

% A8 E, e5 ]5 G" v9 s

                  秋风秋霜生红叶,夏雨夏露扶绿荷。

5 i1 x e( V6 O$ J( M1 R; q7 C

                  待到再回金台日,相聚一堂同庆贺。

" J C3 d" }6 z1 g4 r

X2OzIopz.jpg

+ R3 ?, a* H: N, k" U5 g0 J' R# `

[ hYrPbwgv.jpg [uploa

' Y0 u$ t- T7 M! s- N$ F$ S/ w* F

  8QHUOwBc.jpg

QU5prT4M.jpg
q1fyx5RE.jpg
scFdVFBa.jpg
IYJwcVkL.jpg
jCcVZHb9.jpg
tizYYer4.jpg
qc7Kux0p.jpg
发表于 2010-10-20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校老论坛帖子不会沉没 3 M$ K% N' r3 s1 Q2 Y

                                                        

4 z4 s' c4 x$ d8 F2 x! }5 m

                                                   本校论坛记者 胡世坚

2 K0 P: n; s, _. P

 

" D: E' j1 w# U1 I+ X0 U

    简讯:我们的《附小家园》论坛(一),共计853页12784楼,共有722050人关过本贴。于10月9日全部内存网页,刻录成DVD光盘,容量为1.88GB。有文章,照片和图片。此事之大,可以稳定和慰藉关爱《附小论坛》师生们怕它沉落的担忧之心了。从此,大家可以放心,不要再害怕《家园》沉没!(编辑胡涂人——玩笑

4 l2 N' V9 N9 R

 

5 U ]; _: i' y: i

     点评:哈哈哈,真是个利好消息!

5 Y! {2 j. i$ d2 Y3 B


反馈:糊涂人编辑的《简讯》简明扼要,改得真好!这不是玩笑,是一个好编辑的职责,老师很高兴,对你表示真诚的感谢!

发表于 2010-10-28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回忆

  ) T/ `, x2 f& L; v4 ~

这几天得知胡世坚老师要暂别大家去美国和孩子们团聚,这是大好事,希望胡老师全家在那边好好休息,享受生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看似远在天涯,其实尽在咫尺,您还是能在咱们的“老街坊”网站中传递信息,抒发感情,运筹帷幄,给我们创造更多的话题。fficeffice" />

% f5 d/ m% R3 z

 

1 B! u! ]. M: `" `6 T) R1 w) n

与其他校友相比,我对您的感谢和眷念之情来得更早,更加深厚。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您还记得吗?

# u: c$ t2 T/ t- d8 p

 

+ }1 }6 }' s% f" n5 d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 c1 N$ ~5 j$ g) R

 

: e0 [7 Z/ n' ]% w

我是1958年进入咱们机院附小上学的,那时候的我们多幸福呀!每天上课之外,操场上全是咱们这些孩子,跑呀,跳呀,拽包,踢毽,跳房子,跳皮筋,我们8号楼就有30多个孩子,每天晚饭后不用叫都跑到9号楼大井盖那集合,玩“电报”,折跟头,打倒立,爬9号楼外墙上的消防梯,每天玩得天黑看不见了才回家,每周还有2天晚上我和班上几个女孩还要步行到工人体育馆练体操,参加训练。

# [6 ?. Z/ ^9 u1 u0 M

 

& @! y6 K/ @6 Y9 v! T- V

你是哪年来附小的我不知道,但你那时是我们的大队辅导员,梳着两条大辫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组织全校的少先队活动,我觉得那时您不像老师,像我们的大姐姐。

+ x. g+ H4 g9 h: C; j; [- b

 

5 K4 @) U# ^- j, W

再说我,这么的爱玩,学习自然不怎么好,中等生吧,从小到大最多当的一道杠---小队长。记得一次考语文,我把四个“解词”全做成“造句”,扣了20 分,我大哭一场,就这样一转眼六年级,该考初中了。

7 X6 n$ [/ Q$ V$ b# A

 

! o1 P3 T$ w) V# ^) p

那时候我们女生心中的殿堂就是女四中,朝阳区的number 1, 我妈每天督着我学习,好多活动都不让去了。后来开了家庭会议,确定报考志愿:女四---八十中---120中。

8 ]! K6 M1 ~* d# z

 

7 b- k% Y1 R) |& G

交志愿那天,我从家里出来,一边走一边打自己的“小九九”,让我考女四中,我有点不愿意,我姐就在女四,(注:胡老师和各位老师,我是王彦生家的老二),我姐那么爱学习,那么正统,我要是也上女四,她还不整天管着我,不行,不想考女四。再有一个小九九是,前一个月有一个北京市几所学校的作文比赛,题目是“雪”,我98分,得了北京市第三名(也可能有许多第三名),我很得意。要是我考试发挥的好,没准正想着,在楼梯上碰到你,我递上了自己的志愿表,

& U+ |/ n2 k' t9 ]

—— 挺好的呀——你说

4 D/ ]+ ?8 a( x9 {1 `. ~/ \- M0 r

—— 我想报女一中——

9 t t4 ?% V. Y% j

你没说话,一会儿,又轻轻说

* ^5 C( E$ }0 V1 h& i

—— 复习好了吗?算术要拿满分的。

9 `6 U p' @" M5 P6 l

—— 知道,我想试试。

$ ~2 ^' C2 z5 Z3 D

这时你拍拍我的肩膀,说,

5 ?4 w, f2 H, y/ v6 ^4 h

—— 努力吧,我相信你。

, q$ h$ d6 v1 [9 s/ ?: {9 _

 

4 A6 G; f3 P, M3 b6 [

就这样我改写了自己的志愿,也奠定了自己的人生。

n h6 g: W' d$ A

 

, j; {4 D( P/ r/ a3 g$ ` C9 ]

等通知的那些天,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不知道干些什么,熬着。女四中的通知来了,没有我,妈妈叹口气;八十中的通知也来了,还没有我,爸爸皱起眉头;我也不敢说我改了志愿了,心里知道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考上了,但这种可能性不大,要不第一志愿应该第一批就下了,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考砸了,等着服从分配呢。

* b$ j6 a8 |3 c& F8 Z

 

; k2 ^% R/ W; L S1 P; ` C) _

在你最不报希望的时候,希望可能就悄悄降临了。有人敲门——“通知单”,我赶紧撕开看,“啊!女一中”我大喊着跑出去,爸爸妈妈都楞住了,没有报呀,是不是通知单投错了?

! l: u' `7 }7 _- q" R; U2 z5 b

 

1 v" t0 W8 I0 a o |9 d

我是跑着去找你,还是在楼梯上碰到,你一把抓住我,问

; k e! g3 I: T* m- u

—— 拿到通知书了?知道成绩了吗?语文97,算术100

9 I' ^% ]7 F" s5 R9 \0 l

—— 真的吗?

* Q! t3 |4 n9 T8 [% D' t

后来你跟我说,你一直替我着急,还打电话询问,后来说女一中是西城的学校,隔着东城才到朝阳区,可能会慢几天,只有接到通知书了才算数后来几天怎么过来的我也记不得了,反正就是高兴呗,爸妈好像也没再问起什么。

% |5 J0 @2 q8 w5 A

 

5 x3 }" ]( w; j$ |, F3 o& Y) z

那一年咱们附小三个人考上女一中,大队长李萍萍,我们班学习委员王颖,还有我这个中等生。我和王颖他们有点不一样,我一个人分到了俄语班,这是否意味着我将来注定要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广袤大地上游荡?不知道。

4 B, t9 Y% B$ Q! M3 O. h

 

* e* R6 m$ x5 W( ]! b" m5 R7 e

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磨难,我们这一代人奉献了我们全部的青春和热情,终究还是走出了困境,我则带着胡老师的期望演绎了自己最好的人生,“我相信你!”这是在附小这片沃土的浸润下融入我们灵魂中的一种力量,一种自信,我们将终身受益,永难忘记。

+ \" `, {; U2 Q# N( f+ U9 K0 {

 

4 Q) H) `; f2 u% V0 N8 Q. |9 s

胡老师您出国前有许多东西要准备,不用回帖了,我们还会见面,我也会在咱们的绿色家园做一片小小的绿叶,永远围绕在你们身边

发表于 2010-10-29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10-10-28 0:29:00的发言:
j- w6 ? j1 o- C I

那年.那事.那物件

, K Q7 |; I4 W/ H

  2.童年趣事

+ J B7 a. R7 I' i8 F

   童年的生活当时没觉出啥,现在想想还真挺有意思。

5 q9 N3 z% R9 E/ X+ P

   

+ a+ n% W! a8 m' X

玲对于“文革”时期在母校的日子记得是这样清楚,讲起来晃然昨日。文中所讲的故事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读后不由得都会回忆起那个年代的许许多多故事。我为这篇文章添几幅拙图,不知能否起到吃正餐加点调味的作用。

, H; Y* A' r. k8 e! w

 

& T! |) X" {% b" U* n8 B4 b5 F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1 S6 b5 F6 E6 E5 m

“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件牵涉到每家每户轰动全社会的大事,看到亲人要远离家庭到农村去,都会依依不舍。孩子是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的,所以玲哭了。父亲赶忙遮掩,可能是担心有人说三道四说是对上山下乡不满。

4 H3 m! A& G" T. K

 

$ \# W$ r8 ^7 g6 n$ K4 g/ ~

sbiXDCq0.jpg
玲与同学冲破别人的阻拦,坚持到校“复课闹革命”。尽管当时把小孩子也拉入到政治运动中,搞什么批判修正主义,批判师道尊严,批林批孔,但是在小学还能学点语文、数学。当时的家长、老师、学生都是希望回到学校上课学习。

8 {9 p/ y: r4 a$ S

 

! _$ S/ J0 `( v) e. _( {

Gx3F14vu.jpg

- b. W1 h3 t/ v5 N8 f6 A

玲与同学从小就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好孩子。小时候天真可爱,热爱劳动。做好事不图表扬。既使在“文革”的动乱中,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没有丢失。看到玲与同学做好事因母校的撤消而中止,与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分别,与所熟悉的母校永远分别,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心酸不已。

jPv8gslx.jpg
b7NMkbRf.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0-10-25 9:23:00的发言:
+ a# N+ r( n3 a; F2 R

鞠大哥:下面是个如何上传视频文件的教程的网址,您可以试试看。

' O1 r2 N# g5 ?6 H/ ?; S2 K7 o P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0NjgxODA=.html

4 }- V) n i6 `9 d
看来雨中漫步已经回答了您的问题了。好!您做的几个动画也很好。
' t5 ~3 {- V6 B1 ^0 E F5 L* Z& A
 
5 m8 a- k( u, [2 w% u3 g
我的那个视频上传到搜狐的方式也很简单.我发了一个邮件请查收。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10-25 12:28:00的发言:
% n; D8 w% v6 N# }7 k' s6 r& n4 r+ I
QUOTE:
“俄罗斯三乐手”
, N, @" E% [/ H& J

 

1 W6 l9 u# n# {# {/ S; Z( J

这个贴法比我那个高明啊!真不错!

发表于 2010-10-28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8 3:04:00的发言:
) M% t6 p& A! ~" {( }$ ]" V

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

+ ~2 b: f, E- ^( ^

    熟悉的陌生人:你好啊!其实,我和郭惠荣、丁锡珉、唐玉梅、宁玉珍老师早就认出你来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网名。你是我们敬爱的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对不对?!从你第一次在《4.11师生联谊会》上,举着你妈妈的照片时,我们就把你认出来了;在大会录像光盘上,我们老师们多次看到了你和师生们高声同唱几首歌曲的时候,你那活泼可爱的身影充分体现你对附小的爱,你在附小集体里,有多么幸福,给我们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 x% L! J- y; k& D% j

   你太像你的妈妈了,不但模样像,性格、能力和举止都像,就像你妈妈的翻版。当你举起你妈妈的照片和大家照相时,又让我们记起你的那位好妈妈来,她的一生在工作中都是一个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风风火火、认真负责的一位典型的好教师,她是我的好大姐,特别好心眼,总是爱热情帮助别人,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老师们的好榜样。 

/ D6 o# q2 q, u% o- ?

   虽然我们都不知道“熟悉的陌生人”的网名就是你,但是你书写的文章和发在论坛上的许多好照片,早已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惊奇,很想和你呼应,但是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少,不配和你呼应;看到鞠衍行学友和你的呼应,很有意思,难怪他把你当成学弟,只看网上你的文章和照片很容易把你当成男孩,你说你不是学弟而是学妹,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我暗想,兴许我也会犯这个错误。后来在你最近期发来的两张照片里,才确认出,那位唯一的女学友肯定没跑——就是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你了!哈哈!这又找回家来一个出色的女儿了,真高兴啊!

0 l$ a! A& d$ H

   你的文章和发来的照片,都很出众,文章和照片都别具风格,很有特色。我非常同意鞠衍行对你的评价,别误会,不是因为你是老师的女儿,而是真心话。我想其他学友和老师也会这样评价你!鞠衍行老学友是我们论坛的擎天柱,他有一颗智慧、公正、善良的心,慧眼识真金,你就不要客气了,以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师生两代人好好经营我们的这块‘绿色的家园’吧!这里面也有你妈妈的劳动成果啊!让这块绿色的家园,开出更多璀璨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多的丰硕成果来,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一片绿色的土地上,得到洗涤、净化得更加美好!

7 t! G }) O4 x0 C9 M' D; Y! p) j

发表于 2010-10-28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 J7 r [4 J0 r) a3 _

敬爱的胡老师、郭老师、丁老师、唐老师、宁老师,你们好!首先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B3 y: R( _7 U% b6 i; R

     

K2 U: g! M" K; I

今早9点多,我正要去上课,关电脑前习惯性的点击了一下咱们附小的网站,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时我看到您写给我的“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我听到了恩师们的召唤,但上课的时间到了,我走上讲台,站在那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节课是讲《遗传学》,我的声音格外洪亮,对学生格外耐心,我好像看见你们在我的身后,我好像感觉妈妈在我的身边,我站在你们曾经站过的讲台,我接过了你们曾执掌的教鞭;我的心头一阵阵的热流涌动,我只盼着上完课早点给你们回信,献上一份对老师们衷心的祝福…

' ~; v# q9 F" w a% P4 ^

      

, }( q& R: l, }' }6 e$ L

其实我正在给胡老师写一篇小文章,还没来得及发,这是我和您之间一段尘封往事,您还记得吗?马上就写好了,你会想起来的。

t6 T2 i: K/ _7 A

 

0 a% w# c2 `( a$ R: R# q

再次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祝各位学友生活愉快,幸福!

发表于 2010-10-28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8 3:04:00的发言:
. k3 |* p% ~+ ~' L. h

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

( Q6 [' p* r# u$ o5 U" [

    熟悉的陌生人:你好啊!其实,我和郭惠荣、丁锡珉、唐玉梅、宁玉珍老师早就认出你来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网名。你是我们敬爱的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对不对?!从你第一次在《4.11师生联谊会》上,举着你妈妈的照片时,我们就把你认出来了;在大会录像光盘上,我们老师们多次看到了你和师生们高声同唱几首歌曲的时候,你那活泼可爱的身影充分体现你对附小的爱,你在附小集体里,有多么幸福,给我们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 D! w8 A" W) a( ~8 Q

   你太像你的妈妈了,不但模样像,性格、能力和举止都像,就像你妈妈的翻版。当你举起你妈妈的照片和大家照相时,又让我们记起你的那位好妈妈来,她的一生在工作中都是一个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风风火火、认真负责的一位典型的好教师,她是我的好大姐,特别好心眼,总是爱热情帮助别人,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老师们的好榜样。 

G% I Z0 o: T2 c

   虽然我们都不知道“熟悉的陌生人”的网名就是你,但是你书写的文章和发在论坛上的许多好照片,早已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惊奇,很想和你呼应,但是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少,不配和你呼应;看到鞠衍行学友和你的呼应,很有意思,难怪他把你当成学弟,只看网上你的文章和照片很容易把你当成男孩,你说你不是学弟而是学妹,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我暗想,兴许我也会犯这个错误。后来在你最近期发来的两张照片里,才确认出,那位唯一的女学友肯定没跑——就是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你了!哈哈!这又找回家来一个出色的女儿了,真高兴啊!

9 v1 S8 y' _/ V6 q/ T/ z: E/ e d

   你的文章和发来的照片,都很出众,文章和照片都别具风格,很有特色。我非常同意鞠衍行对你的评价,别误会,不是因为你是老师的女儿,而是真心话。我想其他学友和老师也会这样评价你!鞠衍行老学友是我们论坛的擎天柱,他有一颗智慧、公正、善良的心,慧眼识真金,你就不要客气了,以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师生两代人好好经营我们的这块‘绿色的家园’吧!这里面也有你妈妈的劳动成果啊!让这块绿色的家园,开出更多璀璨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多的丰硕成果来,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一片绿色的土地上,得到洗涤、净化得更加美好!

: Z1 n, G/ ~3 ~# U! U3 @3 t2 c! N

发表于 2010-10-28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8 3:04:00的发言:
1 f, L* r- B' n& H; l' I! q

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

+ _ u5 r1 |& B0 Q7 S1 Z- d8 I/ {

    熟悉的陌生人:你好啊!其实,我和郭惠荣、丁锡珉、唐玉梅、宁玉珍老师早就认出你来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网名。你是我们敬爱的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对不对?!从你第一次在《4.11师生联谊会》上,举着你妈妈的照片时,我们就把你认出来了;在大会录像光盘上,我们老师们多次看到了你和师生们高声同唱几首歌曲的时候,你那活泼可爱的身影充分体现你对附小的爱,你在附小集体里,有多么幸福,给我们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i4 L/ R1 B% I) z

   你太像你的妈妈了,不但模样像,性格、能力和举止都像,就像你妈妈的翻版。当你举起你妈妈的照片和大家照相时,又让我们记起你的那位好妈妈来,她的一生在工作中都是一个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风风火火、认真负责的一位典型的好教师,她是我的好大姐,特别好心眼,总是爱热情帮助别人,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老师们的好榜样。 

3 Y B; j, m" @6 f3 Q2 x4 h

   虽然我们都不知道“熟悉的陌生人”的网名就是你,但是你书写的文章和发在论坛上的许多好照片,早已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惊奇,很想和你呼应,但是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少,不配和你呼应;看到鞠衍行学友和你的呼应,很有意思,难怪他把你当成学弟,只看网上你的文章和照片很容易把你当成男孩,你说你不是学弟而是学妹,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我暗想,兴许我也会犯这个错误。后来在你最近期发来的两张照片里,才确认出,那位唯一的女学友肯定没跑——就是王彦声老师的大女儿你了!哈哈!这又找回家来一个出色的女儿了,真高兴啊!

' L' `/ Z$ O9 l6 I. D

   你的文章和发来的照片,都很出众,文章和照片都别具风格,很有特色。我非常同意鞠衍行对你的评价,别误会,不是因为你是老师的女儿,而是真心话。我想其他学友和老师也会这样评价你!鞠衍行老学友是我们论坛的擎天柱,他有一颗智慧、公正、善良的心,慧眼识真金,你就不要客气了,以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师生两代人好好经营我们的这块‘绿色的家园’吧!这里面也有你妈妈的劳动成果啊!让这块绿色的家园,开出更多璀璨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多的丰硕成果来,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一片绿色的土地上,得到洗涤、净化得更加美好!

$ |+ Z3 b% x8 R* ]; r1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5:10 , Processed in 1.32521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