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 V5 z6 [0 d+ E 【青龙桥】
+ B- }( o- I+ E) z( A端午那日我游完西湖,单枪匹马出了颐和园西门,打算趟出条新路,我觉得沿着西墙应该能绕回北宫门,无非沿途绕点路。
; E- m5 V+ N+ u; x) y6 g1 \. I那虎皮墙就是路标,往北、往东是大方向。
! z. ^6 O( B5 R2 G1 C园子的西墙外是近些年新辟的绿地,幼树多于老树,人在林中眼前绿植一片,花花草草,十分钟后进了荒郊野地,少了人工的修饰也见不到人影,但不必担心,右手边有墙、左手边有绿,脚下小路——众人踏实的那种,板结、泛着白光、曲曲弯弯,距老墙忽远忽近,老墙反射着金黄,抑或披挂攀援的绿植。一处老树边几座老坟,没见碑、没有祭奠,只我这孤魂荡过。
' c$ J; K0 y( T8 G4 Q2 a3 J日头西斜、洒下斑斑驳驳的树影。树上的杏子碧绿,捏捏还发硬。几棵小桑树,桑枣紫了,但不肥硕,我伸手摘下,塞到嘴里,不酸不甜的,可能是头年挂果,色香味都差着“火候”,哪像园内“罗锅桥”下那棵,盛年多产,摔了一地的浆果,把大地染得酱紫。
6 a4 M$ i" d) e; |4 L/ j# I; C前方是片高尔夫球场,紧贴着院墙,小路只好贴着球场延伸并和公路接驳。见到了垂钓者,见到了机动车。走到了球场的门口“颐泉高尔夫” : }5 u, w$ l1 e+ |" q" K; d
沿着柏油路走了十多分钟,这段人少车少,前边路牌标示“青龙桥”地区。跨过座白石桥,不知是不是青龙桥。 ( C# T1 L1 F' Y$ Z; ^0 w# @
我1960年头次来这,奔的是“六一幼儿园”跟着姥爷为小我三岁的弟弟办理入园手续。记忆的碎片就剩下:大房子中溜滑、反光的地面,我在的幼儿园中没有这个。
' w$ X# A3 x4 i9 t8 D. ^: c继续往前走,看路边的1号停车场,里面几座足够古老的大房子。我登上路对面的高阶上观望,还有不少的老树。我问卖雪糕的小伙,这个大院子原来是干什么的?他告我:“青龙桥小学”。再往前吶?他说:“庙。”我掏钱来了块雪糕。接着问:知道是什么庙吗?他说:“不知道是什么庙,我在这上学时,青龙桥小学就被并掉了”。有个“六一幼儿园”在哪?他向我刚才来的方向指去“往里面去”溜达半天了,我不打算再走回头路了。
: N& c D8 L+ d2 Q据我所知当年“六一幼儿园”的排位仅次于“香山慈幼院”收费比我上的“北海幼儿园”要高,每月30多元(现在可能3000了),要求也高。我记得当时要求家长要准备绿纹搪瓷碗两个,而且碗托上必须有孔(穿绳可挂起来),我姥爷溜了小半个北京城才买到有孔的,累死了,为这絮叨了好多年。
v( u$ m1 W5 z那时上“六一”最大的困难是远。于是有了“园车”1960年时园车两站,一站动物园、二站城里的“平安里”两站都可接送。大概到了61年,说是困难时期,为了节约燃油,把平安里这站取消了。
2 l- o) a9 h- }8 G+ W8 P“猴哥”(弟)真是辛苦,小小年纪承担如此重担。我家是姥爷负责(70龄)你说的那事我姥爷也遇到过,白等了半天,真有可能是同一天的事。一老一小,你们见过的。比见我见得还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