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68|回复: 11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5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十一期间,终于造访了向往已久的宝华峪道光皇帝陵寝旧址。有不少发现,也有不少问题,发个帖子,希望大家能够讨论一下

# D1 |, k2 U: I4 M* W

首先是宝华峪陵寝的卫星图片

& ^8 k1 X4 M+ Q. l X2 q+ }& D' Z L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四个点,红黄绿蓝,红色是我们停车的地方,我就从这里出发考察陵寝

) M& t6 R* V" @/ K8 Z5 W2 B

我走到了黄点的位置,向南和向北各照了一张照片,分别如下:

' {; L+ z# i; g4 E; F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这张是向南拍摄的,其大概位置应当相当于陵寝的前院

; L/ \: n/ q) K! H2 V1 R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这张是向北拍摄的,可见文物保护碑

' y6 C) ^8 F- |9 u; b& C, v

之后我沿着卫星图上所示的小路向坡上面走, 到了绿点的位置。这里我看到了可能是昔日宝城或陵冢的基座的建筑

( r, F; f8 N5 ~* ?+ @( L8 W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 C2 p2 {6 X! Y) k* }

一路上还看到了一些碎琉璃瓦。为绿色,是否是当初的焚帛炉的残迹呢?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之后我来到了蓝点的位置,拍摄了我认为是过去陵寝地宫入口的位置的照片

& v6 O/ `3 m6 g0 q1 f/ Z: l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欣赏完照片,问题也就来了。当初道光兴建这处陵寝以后已经有一位皇后葬在了陵寝内。所以这座陵寝也应当是初具规模了。而且从卫星图上面看,整体呈前方后圆型。所以我很想知道当初都兴建了哪些建筑?

; ]% n" t" I+ F0 Q

之后整座陵寝被拆毁,但是不清楚地宫是否被拆掉了?因为徐广源先生在他的书里面说他小的时候这里还有地宫石料的残件。所以很想知道对这座陵寝拆毁在具体的档案资料中是如何描述的,这之后的100多年这座陵寝遗址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 A% g1 c5 @9 L" `

期待高人描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里已经近乎于一个垃圾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给大家传一些当天拍的东陵的照片,一起共享和讨论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昭西陵

) P/ M. y$ {: g" X+ c8 q$ e) X

 

# o& H8 P+ K0 {* A4 b2 v0 K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昭西陵石五供

T7 \7 G1 H( K x* d, k( }8 _

 

; J+ t' w1 Z" p5 p% M+ Y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裕陵(乾隆)神路

& }* R4 b* r) M4 k2 @' F

 

! m% N2 J# j( S( ~1 \/ s, F1 b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裕陵神路石像生中的武将衣饰雕刻细部

3 F3 J+ o! B' C4 T2 q

 

1 e; v; G) h8 N% s+ f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裕陵神路石像生中的文臣衣饰雕刻细部

9 b* c/ I2 m: v/ u) Y& P

 

" ~4 a, ?9 r$ U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裕陵隆恩殿内已经被改造了。但是这个我认为就是原来隆恩殿中的仙楼的建筑装饰遗存

l3 J2 G l" e. }8 z$ u0 i

 

+ N6 C/ S: }* G/ p& G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慈禧陵那个龙在下凤在上的雕刻

, R8 z3 h) H# W, m# \( z. E

 

W, z- A& j R4 k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这张大家讨论,我在裕陵和定东陵中间的路上拍摄的。怀疑是裕妃园寝的附属建筑的建筑遗存

; j$ e0 [; j: D3 ^( {$ o) U

 

7 C* r& k1 |* M% `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慈安陵的后院不开,只能透过门缝拍了一张,别说,还真挺有感觉的

/ h" N' r2 A1 R5 {$ R

 

' ]0 y: b% i8 W9 W8 S& @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慈安陵门口的果壳箱,在北京已经很少见了。我头几天在动物园公交枢纽南面一个大院里见过

) u! p: `0 h4 ~$ L+ s+ r; B8 D

 

! Y! C& T: I& f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定陵已经不开了。拍了一张全景

* z n( [. q& \0 l

 

* y1 r4 a% I) p2 y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定陵神路转弯处特写

( d7 k; @# R6 d* @0 b

 

: K! @7 |5 x8 w! j6 a. p# v

先传这些,还有不少以后在慢慢传。献丑了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关于宝华峪道光陵
发表于 2010-10-15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10-10-15 15:41:00的发言:
0 M8 i1 C3 \! I# k# c6 X1 N. l


 

8 K8 N# D9 { S/ h! n# M& S

一路上还看到了一些碎琉璃瓦。为绿色,是否是当初的焚帛炉的残迹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l38603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q6 x- R1 X- V1 S& X" m3 _


 

( _0 d( t3 V" D* j( C; A

 

% R: m; D& T' @9 ~9 s; N

 

/ P* A' h4 A8 I X

 

; `% O; F0 u. s5 J/ N3 v$ U2 l

我是2010-09-26.到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的。

, {5 K" k- X. R# w/ y; @

 

1 ?) K: o/ ? Q- L' |9 `3 b

 

9 S( _6 P5 X9 _. x2 P$ |' H

 

' H* m! Z; M8 C: j" S& k% F

一般地讲,帝陵的绿琉璃件不多,仅见于焚帛炉和后寝的三座门等处。

2 Y3 X* T3 F% M5 w1 _

 

+ P7 k: e4 p% u% m& A) q

 

( p! d8 b+ T8 L, i

 

9 M E4 R. D5 @. n0 Z

fa6OWcrC.jpg

: ^" ]3 s- `' s% ~- }; g+ I

 

+ I0 x4 R6 {- R# @: _

 

5 |5 h+ K2 g7 I

 

0 t/ k% \3 f: u2 I' {

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处的绿琉璃残片多为瓦状残件。

6 S# \# ?& V$ h: c f! u5 Z

 

$ C3 `2 T& d4 x

我怀疑是西面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维修时倾倒的碎片。

9 N: w3 {1 t; }: L


 

发表于 2010-10-17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再上传照片。
发表于 2010-10-18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知道您是中学老师,English的,得叫老师,哈哈。

1 b) I0 \6 c; A- ^

 

. p6 ~0 l6 X( [& E5 {0 ]

说来惭愧,清东陵我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像坛子里的几位前辈详细徒步转遍,真希望有那个机会和时间,哪怕是住一晚也好,但愿今冬有戏。

8 u9 O3 E: Q$ _$ w i7 g8 l

 

/ z8 M; @6 j2 N, c8 E! ]7 B6 h

另外关于宝城址处的绿琉璃,也有可能是拆宝华峪妃园寝的废料和维修其它陵寝的建筑垃圾。昔日的宝华峪园寝更像个垃圾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风间铃音的详细回复。呵呵,其实我就是中学老师而已,大家都是一样的历史爱好者。我拍的都是大照片,但是怎么用windows系统压缩学过若干次,就是没记住。见谅见谅
发表于 2010-10-18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10-10-15 15:41:00的发言:
' D* v- E9 K1 f* f# `

今年十一期间,终于造访了向往已久的宝华峪道光皇帝陵寝旧址。有不少发现,也有不少问题,发个帖子,希望大家能够讨论一下

c6 ]' x2 N7 v4 ]4 ]! z

首先是宝华峪陵寝的卫星图片

. R) w) F0 D2 a3 j# W3 O$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四个点,红黄绿蓝,红色是我们停车的地方,我就从这里出发考察陵寝

: R) d; Q/ f8 E7 Q6 H) z! Q; V/ i

 

5 A" C# w) l. u1 S+ S; X

欣赏完照片,问题也就来了。当初道光兴建这处陵寝以后已经有一位皇后葬在了陵寝内。所以这座陵寝也应当是初具规模了。而且从卫星图上面看,整体呈前方后圆型。所以我很想知道当初都兴建了哪些建筑?

0 P+ C- H3 t. I3 |0 ]$ {

之后整座陵寝被拆毁,但是不清楚地宫是否被拆掉了?因为徐广源先生在他的书里面说他小的时候这里还有地宫石料的残件。所以很想知道对这座陵寝拆毁在具体的档案资料中是如何描述的,这之后的100多年这座陵寝遗址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8 H$ }. M* x$ d# x9 r

期待高人

7 h {" y' s" ?) W! P+ E }' a

和平门老师,咱把照片儿整小点儿再贴哈,要不看着费劲。

* |% p- E7 X( e

 

8 Y+ h, d) x4 G. W' l

您踏勘的真仔细,我也曾跟您一样在夯土蹭上溜达过。绿点就是宝城残迹,夯土似为宝顶夯土残迹。蓝点从空间上看,是哑巴院琉璃影壁位置,在墓道的正上方。

$ m1 g5 _2 c; M( O- r* ?

 

; r8 C0 Z6 m' O) H6 B# @

“宝华峪陵寝于道光元年十月十八日卯时正式开工,并在道光五年三月二十三日。道光七年,陵寝工程告竣。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旻宁亲自护送他的孝穆皇后的梓宫奉安宝华峪地宫。”,据徐广源老师考察,宝华峪陵寝仿昌陵规制,在竣工时应该所有建筑均已完工,当初兴建的建筑应与昌陵几乎无异,只是裁撤大碑楼及其他一些建筑,详见徐老师的书中论述。

, R3 j6 \- K; X) l7 y6 `

 

( f* x- Y; h; w

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拆西建,宝华峪陵寝从地面上消失,大件完整石料有的运往西陵,有的被定陵使用,其余的就地或远埋。

7 g( r) c6 M3 i& L0 K' ? G0 c

 

7 {, m9 q8 ? z9 e% j1 c1 V3 P

“地宫是否被拆掉了?”似乎还没有定论。

9 }( ~7 S% ^- z5 O, k" K

我们从定陵利用宝华峪旧料的记载里能看到一些线索:

# L! g# i* j% u) X e2 K9 _

定陵所用宝华峪旧料的大件石料有:枋子带门瞥瓦片三件、石门二件、大件石料改做石门六件、马蹄柱子带须弥座六件、平水带月光石一件、中槛一件、明楼底垫一件、香炉一件,大殿御路石一件、碑亭龙幅一件、碑身一件、石像生武士两件、下马牌身两件、省牲亭池底用门框一件,宝城挑头沟嘴四件、方城角柱二件、花门面杨好头四件、苍龙头一件、金柱顶钻金柱顶四件、檐柱顶十二件、牌楼门柱子十二件、牌楼门中槛一件、管脚顶一件、碑亭水盘一件、立狮一件、望柱柱身一件、下马牌土衬二件。

* ^ M7 s/ q9 B {

 

# n7 a( v) W y0 {3 C% Y4 b

注意其中的“马蹄柱子带须弥座六件、平水带月光石一件、中槛一件”这似乎都是地宫中的构件。我觉得,地宫是被拆毁了,因为拆陵也关乎风水,我要是道光,我不会允许一座陵寝会把地宫剩着不拆,一定会全部拆光,无论剩料还是否有利用价值。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还有不同意见,供大家讨论。

5 g) n6 V3 K: @

 

# m$ |9 w" ]% \' W9 y! t

具体史料记载不多,请参看徐老师的相关书籍吧,有些细节比较详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因为今年带初三,所以时间特别紧,不过还是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于 2010-10-17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东陵的保护做的一直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不过倒是已经拜访过三次了。北京最方便去的还是十三陵。清东陵不管是坐车还是自驾都挺不太好走的。尤其是从蓟县往东到石门这一段。建议走法是走京平,从蓟县出来,不然通州到蓟县这段也不太好走

发表于 2010-10-20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10-10-18 19:45:00的发言:
; ?2 F4 u& g' q

我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不过倒是已经拜访过三次了。北京最方便去的还是十三陵。清东陵不管是坐车还是自驾都挺不太好走的。尤其是从蓟县往东到石门这一段。建议走法是走京平,从蓟县出来,不然通州到蓟县这段也不太好走

% J3 T# V6 p0 t) p0 G

 

8 V4 v& X( [& D$ O8 J" w6 [

同感,喜邦线~~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4:19 , Processed in 1.20393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