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q' `8 k" ?) C3 j) d
7 u& K/ V* v5 y9 | 有些日子没来了。见到老照片不免引起些回忆。
& g6 i) ^8 `( P6 J0 U 这个粪车是130那种小车,主要用于一些小胡同中还不能抽粪需要清洁工人定时掏粪往粪车背的那些老旧厕所。在过去粪车的主力车型是绿色大解放。
: v; Z# F; b& D 早先粪桶要靠清洁工人踩着车后的小铁梯子爬上汽车往铁罐口倒屎尿,想一想就知道工人们有多辛苦有多累!大家知道吗?那百八十斤的木粪桶上面有个小树干弯成的背梁,背起时要半蹲下然后就势用左肩扛起——这是必须的,有劲的右肩这时排不上用场!
. }. P- g$ n8 U9 j6 k( {$ B$ @, ~ 后来(好像1958年)大搞技术革新,这才由工人师傅为主体进行技术攻关,把粪桶固定后用摇臂把沉重的木桶升起自动对准罐口倒入,这样就轻省多了,不过要是操作不熟练不注意规则那粪桶下降的惯性足以使摇把把人击伤致残。 , n$ i' s, D) [9 ~; k3 @3 K1 l1 W
1964年北京市掀起向劳动模范时传祥学习的热潮,连当时的副市长后来的人大委员长万里都带头满大街去掏粪,我们学生也不例外,全体师生一起到崇文清洁队参加劳动,一个师傅后面跟着好几个学生,活儿全让志愿者“包”了,当然我们头上、脸上、身上经常流着背上沉重粪桶由于步伐引起“共振”溅起的粪汤儿。
2 z) c! Y, Z' B5 ? 这些往事如今的孩子们都不可理解,不屑一顾,但是我们那时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接触社会、实践社会从而打心里建立深厚的工农感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