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19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马太昌老校长永离我们而去,深感悲痛!表示哀悼!

! k4 i R! b8 K& X5 B3 N2 x4 N2 O" M7 K

      深切怀念马校长,请其家人节哀,保重身体!

$ i! P I( K& _3 J% K& `

      望附小老师同学保重身体!附小是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9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马太昌校长!

% ]/ ?6 [4 q5 K. a1 N' O

  

# T$ A+ V* v5 I/ l+ J# B- }8 B# {

   长女马晓小是我同班同学,4.11我们还在马校长家聚会,见到重病中的马校长还是那样亲切和蔼。几年来马晓小兄妹克尽孝道,侍奉老父亲,让大家感到敬佩。用一首短诗,缅怀老校长,表达我的纪念:

4 }# u6 J" y2 C- d. \

                     

- K1 s. ?3 w$ y8 Z! j

 

: ~0 ^3 x: h* ?1 f4 j1 Y" I+ V. K& a

 

% }! ~6 v5 F6 B* h- Z- `

                      建校在京东,

) o; c7 U1 b" n3 y2 ?/ V

                      创业有大功。

. M3 }$ E6 t: w% t0 X1 a

                      辛勤育稚童,

% N+ J5 O6 Q$ K9 N& m0 W% z

                      弟子多梁栋。

3 C6 p& V3 c' ?! c. b6 i

  

1 B5 R& K8 J8 Z, A4 A

                      寿可比乔松,

# Q& I! y! |$ H" {! @ V

                      精神化彩虹。

& W- R4 u3 z& h2 q# k

                      春风度鹤翁,

. h) g6 }" J/ \: j

                      晚辈尽鞠躬。

% F. p9 G- o- g0 i# i$ ~4 b

 

- b* z. d" l6 r# Y2 o0 Y) Y+ X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赤松子。

发表于 2011-4-19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e# }! b% E& |

国文老师印象

: r9 j# Q- y }8 m% i
(二)  
: E# S2 L5 n; p3 `9 X
      赵雅秀老师是我们三四年级的国文老师。她长得很漂亮,记得是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长辨子。她上课时总是叫我们要记住那些精彩的排比句和形容词。她常常拿着课本很动情地朗诵那些句子,并要我们跟着读,还要我们将那些课本上和课外读物上的好词句抄写在本子上。% @" \: @! ^/ d ^
  7 _% b7 K- V7 B- J
      赵老师课余领我们到学校后面的小河边去玩,那里有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黑黑的小蝌蚪,她让我们一定要仔细地观察所看到的景物,比较同类景物的不同特点,要多一些想像力等等。( N: @# ^1 J q- p; }
      那时班里许多同学都视写作文为畏途,但孔雅莎的作文却经常得"优等"。章晓春也是个写手,他能很轻松地就写出洋洋千字的作文。他们两人的作文常常被赵老师拿出来当范文讲读,那时大家可佩服晓春和雅莎啦!) ~+ Y# k2 I# g
 " q" q5 {7 G% f$ N
      上四年级时章晓春写了大作文《我的理想》,里面讲长大了想当科学家,要研究原子弹、洲际导弹,幻想将来他种的西瓜是无籽的,棉桃象圆茄子一样大。 文章被赵老师打了"优等",还在全班讲读了。6 }8 x) q4 N% u, L: H, Z2 E
      可到五年级时,人小心大的他偷懒,把这篇旧作重抄了一遍交上去,以为又可以得到表扬。哪晓得此一时彼一时,五年级的国文老师已换作是黄翔凤,黄老师毫不客气地打了个不及格。为此同学们都很纳闷,以为错在"重抄"。其实不然,黄老师评说:他的文章跑题,理想不专一,想干的工作太多;一句话,作文内容太杂。 r8 d5 b/ m6 A- k, D+ d) l
 9 ? V4 g' ~2 Y1 i& z
      前后两位老师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语,当时很让大家错愕不解。今天看来当年老师的教学真是各有千秋,启发同学从不同视角观察世界,思考事物。6 G# |$ m$ b$ p. s U( h
      记得当时同学间还发生过激烈争论,认为无籽西瓜根本不可能,因为如果西瓜没籽,怎么繁殖后代呢?看看,当年晓春同学思想多么超前,多么聪明!而这些,是学校和老师赋予我们的。 ) F- I0 u x. M- _
      附小老师多元化的评语,文章展示的少年梦中飞天的翅膀,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多少年后还让同学念念不忘。    而年少时的奇想与如今的本人也多少有些吻合!一个人从小时候就有理想和想像力,长大了很可能就不一样。2 X4 h1 X+ P3 [
 7 `9 t {: P3 ]: k! @6 m
      黄翔凤老师,中等个儿,胖胖的身材,白白的黄翔凤老师圆脸上有两个酒窝,架着一副深度眼镜,笑起来眼睛便眯成了小缝。每次在黒板上写字,她伸出的手有点像馒头,泡泡的。黄老师对学生既和蔼又严厉,她上课时手里总拿根教鞭,看到哪位同学分神、开小差或做小动作,就用教鞭敲打黑板或走过去敲打同学的课桌,以示提醒。 6 E. f9 w0 d& V( {4 b$ s: d& ^
      黄翔凤老师讲课很生动,往往把一些较为枯燥生涩的课文讲得鲜活有趣。黄老师经常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成语来训话,总是爱说: "你们都是算盘珠子呵,推一把才动一把的!?"她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龟兔赛跑、悬梁锥股的成语故事,以此督促和激励我们学习要自觉、勤奋、刻苦,同时还要戒骄戒躁。 & T$ Q! }. Q1 d* T
  0 j5 | E# T* a2 j2 X' }
      黄老师还教同学们拆字,让同学们理解、记牢;如书籍的"籍"、输赢的"赢"等很多难写的字;把苦涩,单调的语文课上活了。她讲起课文来酣畅淋漓,生动活泼。! }3 y u) S* R/ `& h% J( ^ j
[/SIZE] ) W! i( C, h8 ] [! N8 i) k"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1:32: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9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悼念老校长》~~~二年前兮老校长,身坐轮椅兮好慈祥,桃李满天兮师生会,镜头前兮手高扬;~~~五十年前兮老校长,胸有成竹兮头高昂,无与仑比兮小学校,镜头前兮起高墙;~~~一路走好兮老校长,枪林弹雨兮闯一场,年青有为兮建国家,一生光荣兮九十年生涯!~~~垂首悲送兮老校长,春阳春光兮柳丝长,雍荣繁华兮漫天舞,丰碑永驻兮日月长!~~~望马晓小学姐及全家节哀顺变!! V* G2 B4 N! ^0 D2 `7 |! D5 ]! N
1 z9 i" @6 ^, V6 d
3 k; y. S/ j5 f# \  [.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2:02: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0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1-4-18 21:11:00的发言:
& X5 f( y% P/ l# R0 N 6 Z- O6 ?4 ?5 E3 x; n m . j X2 l4 F- K7 ~+ J

三叶草学妹:你好啊,你的小院很有特色,现代与古朴融合在一起。我们的饭菜看上去还不错吧?我们的大厨在“清淡”中寻找有滋有味,既照顾口味,又照顾心血管,健康比啥都重要!有机会咱们也一起动手做一席,我想一定会色香味俱全。

# N0 j- J4 d5 [3 C5 P ' c& Z$ k% ^4 T

$ [( N7 }! M4 W$ i2 Z' t( P8 F0 \! | ( q$ ^' W# c/ q' v! o+ g3 s( X5 q1 Sgui_my学姐好!~~~您说的肯定是真的吧?太好了!~~~我昨天种了大、小西红柿;柿子椒;苦瓜;丝瓜;葫芦和十九碗韭菜还管卖苗的要了一棵绿茄子和一棵豆角。打算明天再去买黄瓜苗。~~~我会定期向您汇报蔬菜成长的情况,一但成熟了,我就挑担蔬菜去您家,请您的老妈妈和小孙孙一起尝一尝啊!~~~其它的安排就听您下命令了!~~~叶子2009学姐好!~~~到时您带个大南瓜就行了啊!(呵呵,我又没管住自己)~~~还要冒昧地给叶子2009学姐提个建议:您那每朵花的水里好象养两条金鱼就行了,真的!~~~因为我也特喜欢鱼,有的好看,有的好吃!" g9 H' P1 o;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5:54: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S T4 a6 Z/ l; A
- V2 V7 g' y1 N* H0 z
国文老师印象. ~) b7 H: c( T) b( {; T
[/SIZE] % s6 k- |6 G9 o$ u8 ?8 |
( v- A: Q3 s& Q- i7 z
(三), o. ^) T7 T( P5 N
    ! E2 K1 V1 s5 ^8 w9 s7 S5 e0 m
      教过三班的国文老师中,大家印象最深,也最喜欢的是六年级时的老师金久雄。那时,金老师年轻、时尚又漂亮,性格开朗活泼,办事从容自信。用今天的话来说,金老师是一位有活力的美女教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个性魅力。自从金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无论男生和女生都很喜欢她,整个63班的同学都好像比原来更和谐更有生气了,这很让别的班同学生出嫉妒。% c; J! I# }7 n ]- b3 S- t4 A
     金老师很注重仪表,衣着很讲究,不论新衣服还是旧衣服,都显得整洁而合体。印象深的是她冬天常穿一件中式棉袄,总是戴着一个黑色的或米色的脖套,清秀而文雅,让人看起来特舒服。课堂上,金老师让同学回答问题时,她的头常常略为向右倾斜,一副十分专注、认真聆听的样子。最难忘的是她上课时的眼神,无论她是否望着你,总能让你感到她的那对眼睛极有神采,还分明溶有一种母爱般的期待。% V2 i! ~# J# T! P% `! i' ]
  + @: W. o/ R, N. e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5 c4 h! Y1 R. u/ Q. ^6 }
     这是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的《木兰辞》。金老师介绍这首乐府词里的主人公是个小女子,名叫花木兰,她女扮男装代老父从军,十多年里屡建战功,直到荣归故里换上了女儿妆,同伍的伙伴们才知道她竟然是个奇女子。记得金老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很精神,很兴奋,声音清脆而响亮。听她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逐段逐段地讲解,同学们忽然觉得老师也有了一些花木兰的影子。) f# d- C! d; j a
      接下来,金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还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背下来。"好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下来,牢牢记在心里,这对你们一辈子都有好处。"金老师说,"这首词虽然长一些,但其中有故事,很好读很好背的。下次上课我要抽查背课文!"听金老师这么说,下课后,我们当然要卯足劲开工了。那时候,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呵,何况还是我们喜欢的美女老师。 5 Z# |& T' [0 Q. R
 / k% Q, A& V3 s8 u [
     在第二天的国文课上,金老师先叫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背课文,几句以后,叫停,让坐下。然后喊第二个同学,谁谁谁接着往下背。这种丢手绢式的串接背书法,逼得同学们要全身心注意,崩紧神经。不然叫你起来,还不知接着背诵哪一句呢。一趟下来自然有接对的,也有搞错了的同学。不过通过这个特别的方式,倒真让我们记住了这首乐府诗。 7 q: [; L2 I4 P. n( Q2 x
[/SIZE] . f5 Z. K! j% Q' R* O! w$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0:08:4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马太昌校长辞世的噩耗,深感悲痛!老一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和收获了附小弟子今天的感恩情怀,以老校长为代表的老师们的丰碑,永远屹立在附小人的心中!

1 ]2 x$ Z/ K* T7 }, X. n' {2 K

    愿马校长一路走好!家人节哀顺变!

" E2 T# R1 X) ]) f5 t'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3:51: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校长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1-4-20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4 T* `, O6 e: }% k" [6 T+ @# E

      惊闻马太昌校长辞世,我们原北京机院附小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很悲痛。

( B6 C6 n$ i/ M) Y/ R

      1955年2月,在马太昌校长的领导下,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成立。马太昌校长以他的智慧和才能,与党支部全体成员一起,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职员工,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共同创建了一所优秀的寄宿制小学。在他的严格要求和帮助下,不仅涌现出不少优秀教师,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6 q5 h& a+ ^, c ?

      马太昌校长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同志。

' Y( Z. }& O5 O: h+ |

      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沉痛悼念马太昌校长,并对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S. w% Y$ o2 K/ y- B. S

                                                                      

0 i" X% Y4 q2 L7 g+ t n

                                                                   原北京机院附小全体教职员工

8 F' e+ r9 b0 A; k- Q" \9 k. _

                                                                             (丁锡珉执笔)

: Y" O; a ]3 J; a: Q* z6 b

                                                                              2011年4月20日

; x) N9 S, w! f* q$ S4 k2 Q

 

1 F% ^2 i- H" W3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6:57: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九十高龄的马太昌老校长与世长辞,让我们感到万分悲痛!马校长的病逝使附小老师们失去了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好领导、好校长!

" t1 l6 a9 P: f0 [

       在他的领导下,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蒸蒸日上,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们兢兢业业超负荷运转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在朝阳区展现辉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学生们长大后都非常庆幸自己的少年时代,能够在这所育才的学校成长,为自己的一生德智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心怀对这所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的感恩情节,身怀对这所学校校园的无尽的怀念之情,几十年来此心不变。这都和马校长领导直接相关!马校长为办好这所小学,费尽心力,功不可没!感谢《4.11》以来马校长及其家人对《附小师生联谊活动》的参与、关怀和指导!

3 w. G' h/ @+ v+ m# q. ]- M+ a

        马校长一路走好!望马校长的儿女们及家属们节哀珍重!

8 i% ~3 g) s5 K+ [ p&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8:38: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0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马太昌老校长!
发表于 2011-4-20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母校马太昌校长不幸逝世,万分悲痛。  马校长是创建母校,开启母校光荣历史的第一任校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母校建校育人的功绩,也将永记他对母校师生的深厚情谊。愿马校长一路走好。家人节哀順变。

" ]+ O5 [5 Y* y3 J6 C3 _6 N8 t

 

3 \9 a* k: v! W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7 u8 {4 X+ V1 ^% A. N

 

$ [& f7 V8 w! q, }" T {5 n

i83saBUi.jpg

: q" x8 h' l$ C. |1 v/ c8 ?

Bsj8jsIZ.jpg

, ~" T7 T1 X/ r" U* R0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23:3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1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获悉我们机院附小第一任校长--马太昌老先生病逝,在此表示深切悼念。

) Y7 {. I+ \) H ]$ a

马老先生一路好走!

8 s$ q( ?" o/ v! Z-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1 1:42: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t4 b; Q* E6 F* k9 Y
M" f' @, t$ [2 @3 X4 k

国文老师印象
. z$ K3 z$ h& O, S6 A
(四): n; y% {1 m; z1 F. |4 s" R3 b
5 x! o' |( ^$ L' a
      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不少诗文句子我们同学中至今有人仍能脱口而出,像《礼记·檀弓下》中的"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也"。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G/ R9 P6 H& Q7 g# e: p% _/ Z/ Q+ Q
      古成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0 U" `% o6 _7 s$ d, l8 j
  6 v# i# K" m4 _5 w) N) X
      如今,每当听到或读到这样的句子,都能让人想起老师们当年让我们背书时的严厉样子。每天课前,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有到的时分,班长贾冬娜开始起头背书:"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全班随之朗朗和上:"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长长的一首木兰诗,全班一字不落地朗诵下来。老师站在门口抱着书本,欣慰地微笑着。+ [0 N% v9 j" q$ X f
      偶尔也有全班背书背到中途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声音低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往往此时,小老虎一般的王惠英一声高音,大家一笑,情绪挑了起来,把文章继续背了下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小小的肚皮里不能说是满腹经纶,但也有了不少积累。" a0 `5 X7 j+ c& z
      * R) Y, B, [' D5 k s# |% ~
      语文课上还学习过不少古代寓言和故事:"东郭先生","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z2 R9 G. I' l( C3 S* v; u0 f
      金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要求很严,下课后却和学生亲密无间,丝毫没有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她喜欢和我们一起跳皮筋、跳绳、踢毽子,常常玩得和我们一样地忘情开心。每到这样的时候,她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很活泼的大姐姐。 8 x; r3 a6 t8 t; e* R
      记得有一天,金老师课间和我们女生一起跳皮筋,一不小心崴了脚,疼得蹲在地上,好久都站不起来。那一刻我们都傻了,不知所措。只能问老师:"疼吗?" 偏偏这时上课铃又响了,只见金老师挥着手忍着痛说:"你们都快去上课,不要管我,一会儿就好了!"同学们一边走一边回头,只见此刻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过来,毫不犹豫地抱起窈窕的金老师,往学校的医务室跑。这位英雄便是李云彤老师,那一幅"骑士救美女"的动人画面,永久地嵌入女生的记忆。
 9 T: E5 d8 P% k* B: r8 o
[/SIZE]- y1 @( ?; R) }0 o2 D1 M/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1 10:28: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1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老年之友主持人,中间是成音,左边是芳华,右边是我们在景山公园第一次见面。今年成音不在老年之友节目了

9 ]4 S) W* D e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3 E$ J' D0 Q% C0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1 12:56: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1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差在外,不能参加最后告别马太昌校长了,沉痛悼念马校长,请马小小等亲属节哀。
发表于 2011-4-2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校长

  ; c$ i( t6 ~2 D* n& q" B4 I

今天上午去八宝山为马太昌校长送行,阴雨纷纷天公也落泪。我也曾参加过为班主任于志纯老师和龚定书老师送行。一表学子的缅怀之情。今送校长更是百感交集。

* M6 \1 k" X6 u# g" F% z4 _

 

, |) q+ Z# T2 E# j) i2 ]

填一首《浣溪沙》别校长


3 Q2 \5 ^0 J0 O6 p, n% K4 D O6 ?0 j

惊悉噩耗谷雨天,

3 K# ~( [3 }1 @2 M( ~/ D' W

园丁九旬归故园,

! e) A8 C0 v1 @) j( E6 H- x

余音绕梁似当年。


8 q4 Q; B9 P7 L. H: H/ i6 w

耕耘喜获丰收果,

" s; X' o, i& C7 |3 Z

百千学子洒人间,

( O5 g/ D8 p% ~! y: X+ S

朝辞校长雨绵绵。

发表于 2011-4-21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校长致哀!

发表于 2011-4-21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惊悉马校长去世,今天上午细雨中与几名同学赶去参加了告别仪式。

) m# u n) C# R8 A/ H2 Y5 K$ O

 

) _& r% s, Y) v! L& R9 h& N& r

沉痛悼念马校长!深切怀念马校长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8 D: u0 L4 u- Z. c/ S7 H q# d

 

, f& f S' d: t( ?& S

 

1 s: D- v/ m; v, ^' Q

 

8 j+ F% z4 D6 J. K7 a3 T

 

, q# L! G( e% P5 \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1 22:09: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F$ _4 [& u3 b @4 ? @

国文老师印象

! C( M" Y$ K- J/ T
! x9 _; k, o G3 i+ t5 {
(五). y8 u) H5 N. ^5 A; Q
    我们每周有一次大字课,用毛笔写大字和小字。按照老师的要求临摹字帖,每次写两张纸。看到老师用红墨水在谁的大字本上划几个红圈圈,那划圈的字一定是写得不错的。/ p4 Z j! z1 L* x' i1 d
    有一天,老师生气地拿出一个本子给大家看,有个男生居然不要字帖写字,用毛笔歪歪扭扭画了两张纸去应付作业,老师生气地说:"这叫作业吗?这是谁的字?鬼画桃符,我今天不点名,罚他重写!" % ]$ p4 e' Y, S- V \0 v
    为写毛笔字,同学自己买字帖。除了买普通字帖,还有人买来古代名人柳公权,颜真卿字帖,然后照猫画虎地练大字,写小楷。9 R' r& F" Q/ @, j( @- i
 2 [' I* M, t7 r" O8 I
    语文老师除了教课,还身兼班主任,管理学生事务,指导学生行为。 , I; x* r- u, S8 h, E2 C! W
    每年暑假,老师都要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定期集中见面一至两次,互相检查作业。老师按同学住址划分见面地点,刘小群家在东四附近的一个平房院子里。到了那天上午,住在东城的刘方方,王佩立等五六个男女同学都到他家集中。先做规定的作业,然后大家玩上一阵后才各自散去。 # Q: P2 _ L; @% L4 F- f
    假期期间,学校的教室,门窗,墙壁,楼道和宿舍都会重新粉刷一新,课桌椅,日光灯管,教学宿舍楼设施也修缮完好。 1 W! P% }% U& H
  . d; u4 m& T: F Y& O4 ~/ X* B
    老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先发新课本,还调换大家的座位。教室的座椅有四列,或者列列交换,或者四列顺序轮移。老师讲这样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眼睛。 & a* f6 h0 C p9 Y$ o2 F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身高在不断的变化。上个学期是小个子,这个学期就不一定了。因此老师还对前后座位的同学做调整,高的同学坐后座,避免挡着小个同学。如此又来个前后左右邻座大变化,邻桌不再是上学期的老面孔,有新鲜感,也增加了同学之间接触机会。1 A+ o& b8 V* G- W6 }
  / A3 q: J6 q; O7 U- m
    我们班上有多个男生是用左手写字,俗称"左撇子",社会上传统看法认为左手写字不好。 # m' A1 E q5 r# Z
    于是老师就让左手写字的同学"换手"。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遑论写字。每当在课堂上看到"左手"同学用左手写字,老师就上前"纠左"。 7 j4 I- ?7 z/ U. f; K" V
    "纠左"从低年级就开始了。那时年龄小,可塑性大,习惯容易改。王彦声老师是首任"执行官"。由于老师们努力地督战,促使左手同学"换手"成功。唯一例外徐小华同学,他直到离校仍坚持着左手传统。其实左手右手写字是个人习惯,左撇子未必不聪明,人家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左手写字啦!8 x) E. o& l- P' A! q
    还有同学在父母的教导下,把每学期用不完的作业本合订成新本继续用,为这事赵雅秀老师在全班表扬了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 0 g* c9 c/ x' M& u2 {+ J: C
[/SIZE]6 g' k7 x8 z(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0:09:4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

+ y' N4 q' H' H# j, z( q

 

0 m" R- F* K% p" h

这是我为老年之友节目做的电子相册。点2009就能看到

# ?; ?$ ]. o% ]2 s8 p#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5:45: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22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作为母校第一届毕业生在校时正是马校长担任校长。我有幸在建校大典和他同时合影留念,有幸听他在当时三楼的礼堂内向全体师生讲话,有幸从他手中接过奖状和奖品。没想到411师生聚会是与他最后的见面。马校长永远在我心中。

9 z1 B' N D+ \. A+ a# \$ R

 

* U9 l$ u, @* j' o1 I( {8 B

3hNFct9v.jpg

' P2 m" G, y% Q) w4 _% V

& B" c5 ~6 u$ T: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8:24: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闻马校长辞世,甚悲,想‘4.11’近在咫尺,怎奈何今天却天上人间,写小文以表心意,愿我师一路走好,天堂快乐。

B) }+ }3 H) @+ c' q3 u

                   

( b- @1 c: P i. x0 _ m

                    悼恩师

q1 {0 x3 S$ b) I" _- }4 z6 K

    

8 F6 J1 u. V) ~) C- X6 U

      惊闻恩师辞世去,我等心中生悲泣。

; }/ _5 [: c3 |( Q& V! {

      感念恩师生前事,为创名校尽心力。

6 n0 u1 O! h8 T- X

      细心耕耘勤浇灌,修剪花朵育桃李。

6 a$ e/ A1 V7 V, n* R% s0 n

      甘为奉献孺子牛,鞠躬尽瘁不为己。

6 h- k7 h- r* g

      春蚕到死丝方尽,耄耋我师成蜡炬。

3 o7 L3 P% T/ R* w7 |

      如今恩师撒手去,您的功德记心里。

8 U3 T0 X: o( d6 q1 W) i6 t7 v/ D4 U' Q

      天堂路上您走好,弟子在此多求祈。

# j! m' ^9 K% q9 {# X

    ‘论坛’他日传佳讯,化作纸钱告慰你。

6 _5 e7 }3 G' J8 \5 |

 

5 n6 p) n4 v! `4 a1 e

 

发表于 2011-4-23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山黑水间在2011-4-22 10:06:00的发言:



5 O; g- T) }, Y3 O
国文老师印象


" r3 |; ^1 P5 |; y! L8 c6 S$ y

(五)
    我们每周有一次大字课,用毛笔写大字和小字。按照老师的要求临摹字帖,每次写两张纸。看到老师用红墨水在谁的大字本上划几个红圈圈,那划圈的字一定是写得不错的。
    有一天,老师生气地拿出一个本子给大家看,有个男生居然不要字帖写字,用毛笔歪歪扭扭画了两张纸去应付作业,老师生气地说:"这叫作业吗?这是谁的字?鬼画桃符,我今天不点名,罚他重写!"
    为写毛笔字,同学自己买字帖。除了买普通字帖,还有人买来古代名人柳公权,颜真卿字帖,然后照猫画虎地练大字,写小楷。
 
    语文老师除了教课,还身兼班主任,管理学生事务,指导学生行为。
    每年暑假,老师都要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定期集中见面一至两次,互相检查作业。老师按同学住址划分见面地点,刘小群家在东四附近的一个平房院子里。到了那天上午,住在东城的刘方方,王佩立等五六个男女同学都到他家集中。先做规定的作业,然后大家玩上一阵后才各自散去。
    假期期间,学校的教室,门窗,墙壁,楼道和宿舍都会重新粉刷一新,课桌椅,日光灯管,教学宿舍楼设施也修缮完好。
 
    老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先发新课本,还调换大家的座位。教室的座椅有四列,或者列列交换,或者四列顺序轮移。老师讲这样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眼睛。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身高在不断的变化。上个学期是小个子,这个学期就不一定了。因此老师还对前后座位的同学做调整,高的同学坐后座,避免挡着小个同学。如此又来个前后左右邻座大变化,邻桌不再是上学期的老面孔,有新鲜感,也增加了同学之间接触机会。
 
    我们班上有多个男生是用左手写字,俗称"左撇子",社会上传统看法认为左手写字不好。
    于是老师就让左手写字的同学"换手"。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遑论写字。每当在课堂上看到"左手"同学用左手写字,老师就上前"纠左"。
    "纠左"从低年级就开始了。那时年龄小,可塑性大,习惯容易改。王彦声老师是首任"执行官"。由于老师们努力地督战,促使左手同学"换手"成功。唯一例外徐小华同学,他直到离校仍坚持着左手传统。其实左手右手写字是个人习惯,左撇子未必不聪明,人家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左手写字啦!
    还有同学在父母的教导下,把每学期用不完的作业本合订成新本继续用,为这事赵雅秀老师在全班表扬了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
+ Z' k# R2 d-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0:09:46编辑过]
. Z' T! e$ B7 y' A# a+ R+ ~. f

白水黑山间笔下的6.3班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团结友爱气氛的班级。我兄长就在这个班。那时他下学后回家经常给我姐和我讲述班里发生的事情,所以6.3班里许多学长们的名字都不陌生。“国文老师印象”回忆系列文种提到的各位老师都是附小里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6.3班真有福气。。。。等着下文。

6 Q8 |- V( x( s" b5 G

 

/ Z: o0 _1 t" t u5 D- d

从“国文老师印象”回忆文中的内容和笔风,我估计作者应该是。。。。呵呵,以后再说吧。

4 k% g5 C1 ^0 E- `/ J1 n'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3 6:23:2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3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文老师印象
* W$ N1 S6 z6 l; K
(六)
% {4 H1 E( c7 R% N
      金老师很注重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记得那时我们教室前面的台子上,挂着一个给老师提意见的本子,有一次严华给金老师写了条意见,大意是老师给其他同学布置了任务,她还没有被分配到,要求也让她有点事情做。! S4 K1 C& w# a% w* ?4 U
       没想到金老师看到后还真安排了个任务:管理年级图书室。具体是每天晚上在宿舍楼开一个小时图书室。从此严华每天按时开门、锁门,照看图书,觉得责任挺大的,因为那时不光我们班,61班和62班也有不少学生来看书,常常要锁门了还有人不想走,而且还有一帮男生瞎起哄。但是她很认真地做这件事,持续了有一个月时间。得到了金老师的表扬和信任,为此她心里非常感激老师。! V9 r/ K; x! p
 * c8 e' ], s4 O- M- ?8 q' d4 B
         还有一件很难忘的事情。"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少数学生盲目跟着起哄,有一些过激言行,还给金老师起了外号,背地里瞎叫老师。但金老师根本不在意极少数学生的所作所为,她依然那么地爱她的每一个学生,就在她唯一的女儿马上就要上山下乡而远离她的时候,金老师把我们全班同学都叫到她家去玩。她家面积很小,三班同学一去,房间一下子就挤得满满当当。 / o5 r# u8 i3 H
       那一天,金老师特高兴,还特动感情,她笑容满面,亲切地和我们每个同学打招呼,因为我们就要毕业了,就像孩子们就要离开母亲了,看得出来,她极为珍惜和难舍这份师生情谊。但有个男生却悄悄地说老师是"假心假意",手里还撕着碎纸片,弄脏了老师的家。对这个同学的反常举止,我们一直都觉得他应该愧对金老师。 , l1 X) K) l( w) \7 U' M$ H
  
(七)
4 U& n" x& M8 g/ W% f
      金久雄老师,还有黄翔凤、赵雅秀、王彦声老师,她们就是我们小学时代最可爱的国文老师,也是特让大家想念的几位老师。这四位老师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性格脾气也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却是共同的。* c- d- l- Q8 ?( ]$ Y0 h% S2 x
 ' B) B R9 V- L- q/ F; {/ b
       一是她们都是具有较为纯粹的职业精神的启蒙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她们不仅授业解惑,教给我们最初的国文知识,让我们学会使用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还悉心地"传道",即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人做事。可贵的是她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绝不带有个人物质利益的考虑和功利的色彩,好像这样做原本就是当老师的本份。 & G. A5 P5 P7 z
       二是四位老师都是女性,于老师的职业角色之外,对我们学生还格外有一种母亲和监护人的怜爱之情。她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手把手地教我们写字,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做人,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仿佛我们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就是她们全部的期盼和牵挂,这里面除了师德之责和师生之情,还分明地溶入了一份无私母爱的情愫!而这两点,正是当今社会不少学校教育所缺失的。4 D% h$ G& J& j( c: |
 $ g# v. i% F* x* q- R
      在这么好的学校和负责任的园丁呵护下,我们63每个同学在附小六年中都顺利地学习和成长。 , r* N1 O% O2 I7 a r3 f
      老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啊,附小的国文老师,六三班同学由衷地感谢你们,也永远地怀念你们!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念之情,她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所改变。  ; I4 }7 x s. E" Y9 n- w' D
 " B. c1 ?5 L1 ~
       (严华改写,原文选自孔雅莎,严华,陈小渝,郑凯梅,李小泽,王惠英等的电邮)[/SIZE] , t) ?" `1 c) S ] s&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3 10:40: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M/ L( {$ }: Z

     白山黑水间的国文老师印象已经写到(六)了。这个回忆老师系列的文字是近期来在母校网坛上见到的很有份量的文字。文中对老师的回忆是那样真实亲切,从对老师慈爱俊美的面容到老师徇徇善诱的教学方法,从老师对学生爱护关心到学生对老师的敬爱都是写得细细入微,生动感人,充满对老师的深切的思念,对学生时代的快乐幸福生活的怀恋。也勾起大家对难忘母校的万千思绪,重温童年那个永绕心中的美梦。

/ I' R& J" e& X& z# r- K# r

     

2 E5 d3 Q3 l2 o1 w* B( i/ G

 

/ ]( ^$ N' B. ]( ^/ M

      我试着说说我看过这些回忆后的感触。 

3 R6 \1 a: | P- ~5 e- I& Q) H

而晚饭后,大家又各就各位,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开始晚自习。别以为我们像今天的孩子们天天熬夜,其实低年级学生晚上八点就上床熄灯了,九点时高年级学生也被赶入被窝了。校园一片寂静,只有走廊和厕所几盏孤零零的灯照着夜班阿姨们关切的面容。

! d0 w6 ~/ d: }3 N* v" V

那个年代我的记忆中在母校真的没有如今已经司空见惯的起早摸黑加班赶考的现象和感觉。学习得很轻松,书包也不像现在的小学生那样沉重。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挺好。我有一种小学教育今不如昔的感觉。由此庆幸那时我们遇上了好学校、好老师。)

" R0 ~2 }& W0 p M) _3 ^

 

; Q; B$ q) M+ L

      60年代头几年发生了自然灾害,粮食限量,各种物资都紧张。不知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时,王老师的脖子变粗了,比正常时大一圈,这是严重缺碘造成的。但那时买东西都凭票,连火柴都如此,更别提能补碘的海带了。这事记不清是谁跟家里大人说了,有一天,这位同学(张力军,后来转学)周末从家里带来一包海带,说是大人从青岛出差带回,送给王老师的。

0 U* W4 y( H9 ~3 r8 S

(在那个不少人都饿肚子的年代,学生及学生家长能给老师送海带补碘,真是难能可贵,足以说明那时学生及学生的家庭与老师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感人。)      

. k' |; ]7 ]7 W% v J

         

; Q2 ^, A' M4 o# L. s

      63班有个"小图书馆",大部分都是同学们捐的小人书。王老师住在8号楼,离教学楼不远,书平时就放在她家里。记得每到星期六读书日时,王老师就用一个大包袱把书带到教室,分发给同学们看。由于王彦声老师教育得法,管理有方,加上一二年级时63班的同学好像特自觉,特听话,所以三好班总是我们63班。

& e0 \5 m: V9 k1 P

正是由于老师的敬业爱岗,勤奋育人,才赢得家长与学生对老师的热爱。王老师的故事正是当年母校师生有敬有爱的深情关系的写照。)

+ Y4 z0 U P; }9 T7 t9 m F- M' D

(待续)

' W3 h* o6 d6 M% K/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3 11:22:2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我还记得三年前的机院附小“4.11”师生重聚首,马校长不顾年迈、体弱,带病参加聚会,使学生们深受感动!

5 b2 f* k7 V3 F

   正是因为有老校长和他带领的优秀的团队,为机院附小立下了汗马功劳,才使附小成为一所极为优秀的学校,也才使我们这些学子对附小的情怀至今难忘!我想,老校长九泉之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V& w& v7 V- m: p

      

* X' B8 h& A9 A$ _" R

      祝:马校长一路走好,我们会怀念您的!

( ^ H' G/ e9 o: I/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3 11:45: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3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Y8 h0 u- r m; p& v3 T7 i) c4 N0 P

       赵雅秀老师是我们三四年级的国文老师。她长得很漂亮,记得是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长辨子。

0 s3 F% M3 S4 n5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2 {) W1 M$ O( C7 L2 E+ g5 C

(我找到赵老师近年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到年轻时的赵老师确实是令女生特别羡慕的美女老师。)

- G8 A, U2 l' ]* A; z2 b2 B

 

" s& a$ [7 c" \5 t+ |

       赵老师课余领我们到学校后面的小河边去玩,那里有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黑黑的小蝌蚪,她让我们一定要仔细地观察所看到的景物,比较同类景物的不同特点,要多一些想像力等等。

z' W5 I! G9 x% D: G7 }

(学校后面这条小河,也是当年我与同学常去的地方。白山黑水间对这里记得这么真切正说明这是大家喜爱并常来游玩的地方。当年冬天这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我与好朋友亓桂林找来木板与粗铁丝,制成土冰撬,在冰面上快乐滑行。如今的小学老师还有带着学生到外面的世界细细观看讲解水草和蝌蚪的闲情逸志吗。)

S( \3 U: C3 m, H) w

 

/ d2 T# p9 Z6 J C" y$ Y- I

      上四年级时章晓春写了大作文《我的理想》,里面讲长大了想当科学家,要研究原子弹、洲际导弹,幻想将来他种的西瓜是无籽的,棉桃象圆茄子一样大。 文章被赵老师打了"优等",还在全班讲读了。      可到五年级时,人小心大的他偷懒,把这篇旧作重抄了一遍交上去,以为又可以得到表扬。哪晓得此一时彼一时,五年级的国文老师已换作是黄翔凤,黄老师毫不客气地打了个不及格。为此同学们都很纳闷,以为错在"重抄"。其实不然,黄老师评说:他的文章跑题,理想不专一,想干的工作太多;一句话,作文内容太杂

; h3 `# Q' J1 x$ B6 A

(哈哈,太有意思了。突显我们两位老师都是善于教导学生的高师,我想赵老师是从作文显现的文彩进行鼓励,而黄老师则是从少时树立正确的理想,为将来实现理想而奋斗来考虑对学生进行指导 。不过章晓春校友尽管聪明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岂不知当年红遍全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佳文,焉能蒙混过关。不过黄老师也让章晓春躲过一难,如果黄老师也在全班读上一遍,那可是丑事毕露,大丢其人啦。)

7 ^' W5 |$ |( {2 T! H0 l4 O; H8 I/ E

 

) N; D9 Q7 F& s& @

      黄翔凤老师,中等个儿,胖胖的身材,白白的黄翔凤老师圆脸上有两个酒窝,架着一副深度眼镜,笑起来眼睛便眯成了小缝。

+ A( X! `3 ]& Q& }

r35nf71A.jpg
从这幅照片上还能找到当年黄老师的影子吗。)        

% s0 A3 y: \/ y, H

     

4 }* _3 D' @) ?

      黄老师还教同学们拆字,让同学们理解、记牢;如书籍的"籍"、输赢的"赢"等很多难写的字;把苦涩,单调的语文课上活了。她讲起课文来酣畅淋漓,生动活泼。

0 W* u x2 [6 U5 p- y; R

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但是有了像黄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我们照样能学好。白山黑水间把学一个字的故事还铭记至今,可见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生动有效。)

8 u' j/ E+ q H: N( {- ?4 q5 U

(待续)

, r" I1 B7 p/ H' ^1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3 13:15:32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1:21 , Processed in 1.29727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