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4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M, h+ Z" _) J5 y4 z

跟随胡老师拉斯维加斯三日行,真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胡老师的文章和照片,玉龙雪山小弟称赞:气派!~~~革命后代称赞:真美!~~~他们说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我和大家一样,愿与胡老师一路同行。~~~享受自由,让生命受到尊重。
9 |3 {) m  O. m4 X/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4 20:46:5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4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 j& F, L. z; c; M& j6 P' X

胡老师的电脑修好啦!发来这么多美国赌城的照片,让我们大饱眼福。谢谢胡老师。

[mp=500,300,true][/mp] % E& M4 ?6 s4 Q3 `"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4 22:14: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1-5-4 11:01:00的发言:
. U! B. v9 e6 Y1 d# R# ^' U7 o

哈哈,,谢谢各位校友。请看我爬山的光辉形象。

, I4 G' \. V. S& J

佩服革命后代勇于攀登敢为人先的精神。

% B% D1 z! e Q$ o

 

1 r9 S. y3 @3 I/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a7 i/ Z- B% c0 _# B1 k

现代女性敢于攀登这么险峻的长城,令我们当年为秦始皇修长城的人都深为感动,让我帮他们一把,送上山顶吧。

- ~0 g9 s+ L* M6 A% t% R

 

8 p7 h1 ~/ B" f" t# @8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K: C6 `1 V+ |/ f9 |) g# U7 Q* m2 U$ l) V

大姐这么勇敢攀登长城的精神真是可贵,只是这样爬法可能有点太那个了。

发表于 2011-5-5 0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 F4 l& Z, g" \+ S

      当你辛苦写成的文章或拍成的照片得到回应的时候,你会立刻精神振奋,喜笑颜开,心中充溢着成就感,觉得日子没有白过,你就会感到今天过得很快乐,很有意义,人生很美好啊!。谢谢我的朋友们!

发表于 2011-5-5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大家都在夸赞革命后代的照片拍得好?!这次爬长城的两张写实照片就拍得震撼人心,让人感到犹如身临其境,坡陡、坡险、路崎岖不平,看着照片都为爬坡人捏了一把汗,犹如上山难难于上青天,爬坡人了不得,有勇气、有毅力!拍照人更是表现拍摄寓意的奇人,这才是我们附小人的气魄和胸怀! 3 ^9 S6 N) B3 o: J9 G+ v" F)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5:47: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5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1-5-4 13:24: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垃斯维加斯街景07 照片 985a.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拉斯维加斯街景06 (稳赢酒店)照片 976a.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拉斯维加斯街景08 照片 1069a.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l8 k# b. M' E" s

从照片上看,城市很干净,很美,很现代,人很少。

发表于 2011-5-5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我们去赌城,大家都玩得很尽兴,我找到一台0.25美元按一次的老虎机,在儿女的催促下我送进了20美元的赌资,我胆怯地只按了五下,就听到老虎机叫唤了,把我吓得赶快把女儿媳妇叫来看看出了什么事情?!他们看后对我说:“妈呀!您赢啦!老虎机上显示:赌资上升到63元,除去本钱,您净赢43美元,旗开得胜啊!祝贺祝贺!”我赶快将钱取出,我不喜欢赌博,太紧张了,受不了。

% D4 W D1 L J* B8 y+ H3 l

 

1 o" E' S3 o( S5 _# Y

胡老师真是有运气,有福气,旗开得胜!!!

发表于 2011-5-5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的回忆文章全部看完并下载下来。

0 V4 N+ i0 ]/ X: H% o

我贴两张六三班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吧。

KHPB2TtI.jpg
sO5n7CEL.jpg
2 Z4 g9 C5 T- x$ h* x)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9:44:16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5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印象

9 p- |( \/ a X3 j, X' t

 

( O( B9 f6 a! y0 T; }2 Z/ ]

(四)

6 o( |0 N$ K& L

 

9 ?* D/ D3 E' m8 {! `& ~


    小学生集体组队参加"大串联"是极为少见的,附小的的二十多名小女生们却沿着京广线在郑州、武汉、广州三个主要城市"串联"了一番。当时,六二班一个女同学的父亲被抽调到国务院文化革命群众接待组。同学们耳闻目睹南来北往的串联学生和各种传闻,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商讨着蠢蠢欲动。我们班的陈京珍提议去找那位同学的父亲,开介绍信,排队取票。
    这些女孩子们的行动搅乱了家长的心,许多家长找到学校要求阻止孩子们的冲动行为。记得我们班孔雅莎的妈妈还说,如果雅莎不去,答应马上给她买心仪已久的自行车。无奈这些女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任使多大的劲也拉不回来。还是我们班的班主任金久雄老师理解孩子们的心,于是她答应家长,把孩子们带出去也安全的带回来。在金久雄老师和一个校工叔叔带领下,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出发了。

$ u% Q& g/ I# D5 X/ J. @' d


    我们在北京站上火车,小女生们个个兴奋至极。第一站是郑州,去了原机院附小校医赵大夫家。第二站到武汉,住在湖北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就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区的对面,离著名的东湖风景区不远,景色非常美。不顺的是武三媛在车站与大部队失去联络,好在第二天大家在武汉长江大桥又意外地看见了她,重新汇在一起。从武汉上车再南下时,车上非常挤,我们
    这些小孩子很多是被乘警从窗户里塞进车厢的,坐在高高的行李架上。最后一站去的广州,这回是丽萍同学在火车上把钱全给丢了,还好有大家的帮助,在广州待了几天。在广州,我们还和孔雅莎去文化公园,找当年和她妈妈一起在文工团工作的大毛阿姨,看文艺演出。

& Q: w X0 |: q& o- @9 j; v0 s


     

0 m5 \* p2 ~: w2 b1 d' e

    一路南下,很多同学还没有忘记"革命任务",去了著名的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看大字报、摘抄大字报,文中的大意多是不要忘记路线斗争。在广州我们还找到海军疗养院,要求见战斗英雄麦贤得。但是,被部队的工作人员挡在了门外,让小女生们感到挺受伤。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田野、河流、山川,体验到了不同于北京的城市生活,去了一些有名的地方。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农民运动讲习所、白云公园……11月底我们回到北京,在永定门火车站下车。当天,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11月25或26日),路上没有公共汽车,我们很多同学是从永定门走回家的。

N1 Y6 j. R# |4 }


    那时社会上很推崇红军的"长征",步行串联颇为盛行,有长途也有短途。刘小群就跟随男八中的串联队走到了天津。从市区出发,先是往东走到通县,然后顺着京津公路走。每天晓行夜宿。那时沿路都能看到串联的队伍,也有人招呼接待,吃住倒是不成问题。只是走得太辛苦。脚底走得起了泡,晚上在住处要用温水泡脚解乏。他已不太记得走了多少天,最后算是到了目的地,在天津大学住下,到校园去看大字报。呆了几天后坐火车返回北京。

; z* e+ h8 l; t8 S

 

6 X' E9 B0 g# f; |+ U- v2 P+ c

(五)

8 u: x& D2 U [


 

2 I/ @! X8 }+ W0 W) v0 F$ [7 g# ?/ t

    返校后,同学来来走走,完全不是正式上课的作息。已记不得这次"回锅"附小待到什么时候了。
    1967年10月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我们这届"超期"的毕业生才得以进入中学"上学"。只是此时的中学,已不是我们心中的首选。它是按家庭住址,实行就近入学分配的产物。住在甘家口、百万庄的部分同学申安民、陈京珍、范念军、孔雅莎、贾冬娜、武三媛等均被分到西城区111中学,那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他们是第一届学生。其它住在三里河及机械学院等地方的同学也被就近分配。

- r( _ A4 y9 H8 U3 K

 

, v9 b: h( I0 N

    无人料到,第二次离校竟是与附小的永别。
    1969年机械学院西迁,附小失去了存在的母体,也宣告关门撤校。昔日教学上乘,学风严谨,尊师爱生,课余多彩,生活规律,校园整齐的学校从此告别了乱世,"芳龄"14。
    20余年后整个附小建筑群被推倒,她再无一砖一瓦存世。"花季少女"的"遗体"终于化作一缕轻尘,飘向茫茫苍天。

; p+ T0 \* J* x3 E2 X) K

 

$ T! z' | o9 h$ B2 v

(六)

' J" \ e: {2 C0 N

 

9 h1 ^5 Q/ ^$ L. h* Y& }; X

    迈入21世纪后,蒙互联网时代其利,2009年4月11日400余名各届校友和30多位老师聚集在附小遗址附近,举行纪念母校的联谊活动。六三班有二十多位同学参加,我们的班主任金久雄老师也从西安赶来赴会。
   

. e) u- D: `' `5 i6 J( U

    同学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 x) h9 ^* V# s2 s. I* ?* r

   

9 V3 l! m: i4 { P+ ?0 \! v

    大家惋惜附小的早逝,她的倩影长存在六三班人的心中。
 

/ B" U U" ]+ c b


(范念军改写,原文选自范念军,郑凯梅,严华,马丽萍,桑小英,刘小群,刘方方等的电邮)

% d. E f% R2 ~: o# ?. g


; O. T8 S' l! F( V

 

2 O& q6 K4 r, P$ L7 z6 R2 j0 F- x

 

7 z$ N. c! K! I3 q1 p

 

7 q* A' T% j! |' R$ r) K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m; u4 M i: y+ g, N( e


                                               《锦瑟-李商隐》

O2 Y7 S' h9 l# q* F* Z; J+ W" F

 

' }, _* q% C) K8 p# q

 

( P' r L, i n4 J7 P! F, I i# U

    "印象"系列登完。这是六三同学为纪念进入机院附小50周年而做(1960年9月入校)。
    在附小,六三班有快乐,也有苦涩。
    跌宕起伏50年后,附小消逝在了天国,同学们也是今天才有机会来书写这段历史。
    所有文字为团队鼎力合作的结晶。
    尽力还原六三班,附小之点点滴滴,是大家的追求和期待。

/ Y# i$ b+ x" Q( h: k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杀青后,严华感慨道:

& i; e; L, X7 g( r) }. n


    那一片渐渐远去的多彩时空突然又被拉了回来,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机院附小的教室、操场、宿舍、食堂,六三班的女同学、男同学、老师、工友,还有教室里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嬉闹声,一下子就都在我们眼前复活了。
    这是一方多么五彩缤纷的时空呵!单纯,开心,互助,友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设防的心灵,充满童趣和少年天真的日子,六三班的每一个同学,又一同回归到了童年!   

+ y: Z3 s* B+ v& H o2 {


         六三班是附小的缩影。六三同学倍感荣幸能与老师,校友分享这些经历,心得。
    年代久远,难保无误。为免以讹传讹,欢迎指正。

\5 d; G0 X# B+ R# n

    告辞前,回复一"找寻六三班照片"的帖子。
    借钱锺书先生的名言:"
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 "

. ?9 u" s- u9 C: f- n; V

 

; z$ F- e Z: }5 I4 v

 

2 ]3 o0 W; A. F( j

The End

( S4 P4 N$ e2 P# v3 A2 L5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10:07: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5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老先生说的话真逗。~~~不过他如果看了白山黑水间的印象系列,说不定也想见见六三班那!~~~呵呵。~~~对不起,我写的 《夏季的星空》有错的地方,“心宿十四”应为“轩辕十四”。~~~超时了,改不了了。~~~只能在这道声对不起了。~~~真不应该给大星星随便改名。~~~推荐一篇演讲文章吧,文字挺好看的: 汇通网5月2日讯~~~3 L, `( N! @5 t7 G' K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1日)晚间发表演讲称,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谋奥萨玛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杀死。~~~
! v, E+ e  u+ o) Q7 c2 f  以下是奥巴马向美国发表演讲的全文:9 k& }7 V7 e' @) k. e2 t. V
  今晚,我可以向美国人民和世界报告,美国在一次行动中杀死了盖达组织(al Qaeda,基地组织)领导人、恐怖分子本拉登。他是谋杀数千名无辜男性、女性和儿童的元凶。
0 j- l- J" s2 |  几乎10年以前,美国人民遭到我们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一次袭击,它的阴云掩盖了9月明朗的天空。9.11的惨景被烙印在我们国家的记忆中:
3 n* c+ z  l" \- H5 [, x  被劫持的客机划过9月的晴空。世贸双塔轰然崩塌。五角大楼上空黑烟弥漫。93航班坠毁在宾西法尼亚州山克斯维尔,机上民众的英勇行为让更多的人免于伤心欲绝,令更多的生命免于毁灭。: H8 S6 C9 u3 c, y
  但是,我们知道,最凄惨的景象并不为世界所知:晚餐桌边的空椅子。被夺去父母的儿童。再也感受不到子女拥抱的双亲。
  p2 C" p  d( `  近3000位公民被夺去生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巨大的空洞。
! d9 k; g4 G- Y; V) K" C  2001年9月11日,美国人民在悲痛中团结在一起。我们向邻人伸出援手。我们向伤者奉献鲜血。我们巩固了彼此间的纽带,巩固了我们对社会和国家的爱。
+ y2 b- d" v8 O1 X8 Y3 O$ I% F  那一天,无论我们从哪里来,无论我们信仰哪位神明,无论种族与民族,我们团结成为美国大家庭。我们更因为我们保卫国家、缉拿凶手、伸张正义的决心而团结在一起。
! u) B3 p# ]( e* i  我们很快得知,9.11袭击的凶手是本拉登领导的盖达组织。该组织已公开向美国宣战,不遗余力地杀害在国内及世界各地的美国人。于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公民,我们的友邦和盟国,我们与基地组织开战。
- j2 D3 _$ t7 }: f  K  在过去10年中,在我们的军人和反恐人士英勇不懈的战斗下,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挫败了多起恐怖袭击,增强了国土防卫能力。
3 H; W* h& l- h% ^4 k, \5 v$ [+ w  在阿富汗,我们推翻了向本拉登和盖达组织提供庇护和支持的塔利班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与朋友和盟军合作,逮捕击毙了数以百计的盖达组织恐怖分子,包括参与9.11阴谋的一些人。
: v3 s; V& B1 h. ]( U- f  但本拉登逃脱了追捕,跨过阿富汗边境进入巴基斯坦。与此同时,盖达组织继续在边境在线活动,并通过与其相关的组织在全球肆虐。
5 Y" |6 {8 }) J  于是,在就任后不久,我命令中情局局长莱昂·帕涅塔把捕杀本拉登作为我们针对盖达组织战争的头等要务,同时,我们并未停止破坏、打垮、击败其恐怖网络的战斗。
$ D" {$ u8 D% c& |/ B* @0 S1 u$ b  在多年艰苦的工作后,我们的情报系统在去年八月向我汇报了本拉登可能的线索。我们花了数月时间调查核实这一线索。* P! r8 F, R( W% q3 }; q' Q  d
  在获取更多情报后,我与国家安全团队多次开会,判断出本拉登可能躲藏在巴基斯坦腹地的一个营地中。
7 p7 J3 g* [3 L  最终,我于上周确认,我们已经获得足够的情报,可以采取行动。我授权了针对本拉登的行动,将他绳之以法。
+ r1 F/ k* B) m' r* I( J  今天,在我的指挥下,美国针对巴基思坦阿巴德阿巴德的一个营地采取了目标明确的行动。执行任务的美国小队以非凡的胆识和实力完成了任务。美国人没有伤亡,他们还特别注意,避免了平民伤亡。# s4 t0 t: ~. ^
  在武装战斗中,他们打死了本拉登,取回了他的尸体。7 R: w% b' ]# x( d  _) B
  二十多年来,本拉登一直是盖达组织的领导人和象征,从未间断过袭击我们国家、我们的友邦和盟国的阴谋。
1 ?- m9 \% T6 K) q! Z5 `4 y* B  本拉登之死,标志着在我们打击盖达组织的斗争中迄今为止最大的胜利。
8 F5 S9 Z+ B9 f7 e  Q# [  但他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毫无疑问,盖达组织将继续图谋袭击我们。无论在国内国外,我们必将保持警惕。
6 n" Z' q: |: i" y8 G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重申,美国没有、并且永远不会针对伊斯兰世界宣战。我曾经声明、布什总统在9.11后不久也宣称,我们的斗争并不是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本拉登不是穆斯林领袖,而是大规模屠杀穆斯林民众的凶手。盖达组织在多个国家,包括在美国,杀害了众多穆斯林民众。
: O. S( c! r4 Z- \! w+ _, j; d  所以,所有信仰和平和人类尊严的人们都应该为本拉登之死而欢呼。近年来,我曾多次声明,如果我们发现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之所,我们就将展开行动。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k/ E6 f; r0 G( s
  但有必要强调,我们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帮助我们找到本拉登及其藏身之所。实际上,本拉登也向巴基斯坦宣战,并下令袭击巴基斯坦人民。- [5 H( Q. n  q" c) o7 l8 I
  今晚,我与扎尔达里总统通了电话,我的团队成员也与他们的巴基斯坦同事作了沟通。他们同意,这对我们两国来说都是良好的、历史性的一天。未来,巴基斯坦继续与我们合作打击盖达组织及其相关组织,这一点至关重要。
0 G. a! Z- N4 l  美国人民并未挑起这场战争。是恐怖分子侵入我们的国土,毫无理由地残杀我们的人民,挑起了这次战争。在将近10年的服役、斗争和牺牲后,我们深知战争的代价。& Z9 l+ k2 `3 Y- L& h! U3 J3 n9 p
  作为总指挥,每次我签署向阵亡者家属的慰问信时,每次我与负伤者对望时,我都深感他们做出的巨大牺牲。  ~. M) I( V7 }7 N4 L+ w
  所以,美国人民懂得战争的代价。但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决不能容忍我们的安全遭到威胁,在我们的人民遭到杀害时更不会无所作为。在保卫我们的公民,我们的友邦和盟国时,我们将勇往直前。我们将对造就我们的价值观保持永远忠诚。: J3 l4 z+ u( ~. }6 B# Y9 }6 y
  就是在今天这样的夜晚,我们终于可以告慰痛失亲人的家庭:正义得到了伸张。
0 k1 r7 c$ G6 C  今夜,我们感谢无数情报和反恐工作人员,他们的艰苦工作成就了这一胜利。美国人民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今晚,他们感受到了工作的成就,追求正义的战果。# b7 H4 {6 ^, O5 k% w
  我们感谢执行这次任务的人们。他们向所有服务于国家的人士做出了专业精神、爱国主义和卓绝胆识的最佳表率。他们也是9.11以来背负最沉重压力的一代人。
0 Z7 p! c  p5 A! R( a6 h  最后,让我向所有在9.11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说,我们从未忘记过你们的痛苦,我们的决心也从未动摇: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9 i# ^0 I# _; c; v: E
  今晚,让我们回想9.11之后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的情形。我知道,自那时以来,我们的团结也曾有所动摇。但今天的胜利证明了我们国家的伟大,证明了美国人民的坚韧。$ q8 d/ [( K. R# w+ V0 _9 i+ @
  保卫国家的事业并未完成,但今晚我们再次证明,美国人民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完成任何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无论是为人民追求繁荣,为全体民众的平等而斗争,在海外保卫我们的价值观,还是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做出牺牲。
  C  }9 |) R! x% ]  让我们牢记,我们能够完成上述目标,并不仅仅是源于我们的财富和实力,而是我们的身份和信仰所致我们是上帝庇护的国度,追求自由和正义,无人能够分裂我们。4 D: P% I$ d  G7 g3 \
  谢谢大家。上帝保佑大家。上帝保佑美国。
! V, p/ p7 P6 S( d+ t
% x6 p7 y& t9 F& _8 v; T9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13:25: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5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Z. T# O, U' c# r, X) m$ z% W

转贴文章:

9 E1 b2 @+ }' Y% u, m

* v' c% e* a! n8 ^0 ^; C

5 J; d" D0 k- T* c- n4 t' h5 m& H+ X) F' v1 F ?2 a: F+ w1 h- }
( z& ]; ~: n/ f
3 _# O- p4 g# c) K! N
 
5 l2 @7 }0 |6 U

清华出“常委”彰显“学而优则仕”

& F$ l& i& a0 J; k9 I7 I L0 ^

文/孙玉良

: K/ i7 `/ ]0 Q# k5 P9 S6 G

清华一百岁了。

8 r, i7 T9 \& |" `, L% q$ M0 Q, q+ G2 Y

清华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与北大齐名,类似古代的“太学”。“百年清华”纪念活动,让我们又一次重新审识中国的最高教育水平。百年清华都教出了什么样的人才?人民网刊出《百年清华何以走出9常委?》文章,颇以这些高官出身清华为荣。

' X% }) w. v/ b. J, Q( _3 H3 c6 j

我却一点也乐不起来,大学生当官有什么好骄傲的呢?人家西方的著名大学,都以教出世界级的科学家为荣。这些科学巨匠,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让整个人类受益百年千年,在光荣榜上长盛不衰。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科学天才,都是西方著名大学出身,有中国血统的,获过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人,也是在西方求学。跟这些大学比起来,中国的最高学府,小儿科而已。

+ m4 k2 x; o; R9 a) k1 ^

我并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中国的科学巨匠钱学森死不瞑目,念叨的不就是中国的教育为何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吗?他难道不知清华培养出了中国的九常委?早就知道,但钱老并没有以他们为荣。我说此话并没有反动的意思,人家的大学培养出了顶尖科学家,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顶尖政治家,这就是中西教育的差距啊!

0 P. h$ U: |6 E2 S/ i9 V' p9 r$ |

从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圣人就说“学而优则仕”,被后人误解为“学习好了就去当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这一陈规陋俗。君不见大学生首选职位是“公务员”吗?这些天之骄子们,并没有学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念,不知道中国最缺的是什么?他们为当官、为升官几乎挤破了脑袋,那张十年寒窗得来的文凭,不过是一块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罢了。

# u: x0 C N0 o( P6 b; i- f

中国最富的人是谁?是官员。人家头脑往歪里一转,动辄就贪污几百万乃至数亿,连子孙往下排八辈的钱都挣下了;中国最受尊敬的人是谁?是官员。君不见高官出行,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小百姓须仰视才见,有的仰视也看不见,与高官握过手的,如同被恩泽雨露般不肯洗手,合个影被当做传家宝写入家史。那些个衙门高高的,连个乡长都轻易见不着了,乡野请客,如果恰逢官员到场,必论资排辈请较大官员居于正坐,敬酒的语气,不自觉地流露出“谄媚”来。

1 A9 a9 s! F3 Q" a

大环境决定小环境。中国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大环境,富者为尊、权者为尊的大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取向,那就是拼命学习以求升官的阶梯。将理想定位于科学家,不过是小学生作文胡编的瞎话,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不被人看做傻瓜也会被人当做弱智。中国有多少这样的人我没有做过统计,但可以肯定地说“鲜矣”,在金钱社会里,不少“科学家”也禁不住诱惑受到感染,写论文为的是专家、教授那虚伪的职称而不是其它,剽窃些别人的成就也就见怪不怪了。

1 C& W8 q% A; m/ k, m+ k s0 b: P

清华百年,我们需要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检讨,如果非要拿出清华的荣耀来,就请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出身清华的33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44名工程院院士、14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他们冲击诺奖创造优厚条件。如果非要列出官员的名字,以他们为荣,那就请从清华出身的高官中遴选出海瑞、包拯式的清官来。官位显要并不见得是光荣啊,古代的秦桧官高至当朝丞相,当代的成克杰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希同、陈良宇官至政治局委员,还不是一样留下千古骂名?

* a: e1 ?8 g* Y* c U+ Y8 N" E

邓小平早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但人们的追求,并没有随这句语录有丝毫改变。根据清华大学公布的发展战略,我得知清华有在10年间全面跻身世界一流学府的雄心。孙玉良可以推断,在“学而优则仕”的大环境里,清华拿不出勇气率先破除这一陋习,将来培养出的,至多再多几名常委或省部级高官,那众多的院士学位,是不是欺世盗名还需实践检验,未可知是否真的科学栋梁。至于十年之后的所谓“世界一流学府”,也不过是插上门自封的荣誉罢了。

发表于 2011-5-5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最近的一些帖子,有如下感想。
, U% L- h8 C. _( e2 k! }8 N
 
3 u$ M' P2 Y0 [! l% x- l2 i9 H" k
----从胡老师发的几个照片和帖子看,胡老师一家游玩很顺利,很愉快!
, K" w5 q) b! r: P4 \
----三叶草的帖子描述那个岁月很传神。“美酒飘香。。。。。。。”,,,好!
! C5 K2 m8 P' o) M
 
8 o4 C" [4 b% B0 [& q% n# r
----北山黑水间的帖子填补了两个空白
( W$ W0 R( R6 F0 M
 
! R" H. E; j- Z0 T( S
1、66届有四个班,一、二、四班早有校友在此写过回忆校园时光的长篇帖子。而三班过去似乎没人在这里发过(也许有零星的短帖子)。北山黑水间的这组帖子填补了这个空白。而且不写则已,一写就是长篇连载,真是出手不凡啊!
u+ v) ?1 }; n
 
4 ^" X7 `2 v, A' c( H9 N0 f1 u: H
顺便说一句,当时的三班有个特点,是女多男少,而且很多女同学能歌善舞,非常活跃。那时候小学生不知道”阴盛阳衰“这个成语,只知道“三班的女生挺厉害的”(当然,三班的男生也并不衰,而且还挺帅)。
( N9 H$ H; M+ z. \; n: c, o u' A% i
 
/ {" y. o9 ` q- {2 ^9 E. o0 H* m4 A
2、这组帖子虽然是出自66届三班校友之手,但可以作为66届对校园生活乃至对那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0 L% {% q* ~( S( t; V3 R& ~6 Z) e/ d
 
( T/ _+ a0 s6 J7 K- Z. u
66届作为机院附小文革前最后一届应届毕业生,在校的经历一直延伸到了文革。因此,这些帖子是一机部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如何发展到全盛时期而戛然而止的一份真实生动的侧写,其中对往事的反思和忏悔的翔实叙述,也填补了一个空白,虽然那些回忆是苦痛的。
& J+ Z0 L# ]" i7 Y6 t# Q9 K5 f
 
8 v" j, O5 G, ^' j+ z$ R2 Z1 n
为此,特向北山黑水间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6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 63年出了部电影"飞刀华",里面主角华少杰把手中的一把刀扔得出神入化,吸引了不少男生。看毕电影,大家就模仿开来。那时教室的桌椅,门窗,宿舍的床铺家具全是木制的。这些很容易成了飞刀的目标,飞刀的同学多了,防范飞刀伤人就成了老师,阿姨的大事。
   

0 k: k% r* n* J) c# u4 H1 F, o

   擦手油脂多用小铁盒装,也有用小贝壳装的,能巧妙地盖上,很便宜,五分钱一小盒。用完了,铁盒就被扔掉,然后再买新的。

* r. g2 f9 c! X4 O) o

  

5 {0 P! s2 J" f% l3 X: B: Q

   王惠英从61班转到我们班后,让这个铁盒有了新的用途。她教我们女生宿舍的同学自制小"油灯"。就是用很普遍,两角钱的"百翎牌"擦脸香脂油盒,装上腊烛,用线当捻子,等宿舍灯一关就点"油灯"。
   

7 S; U2 h$ e) v4 a

   一天晚上熄灯后,正当女生很得意地欣赏自制的小"油灯"时,却被生活辅导老师魏其芝阿姨发现了。魏阿姨把做油灯的女同学一个个拉到办公室狠狠训话:"谁要你们玩这个的?熄灯了就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好好睡觉是不是?再一个就是,玩这个灯有多危险呀,要是被子烧起来怎么办?要是宿舍都烧起来了怎么办?!再一个就是......"。阿姨的口气很严厉,但我们能听出她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这事也惊动了黄翔凤老师,她和魏阿姨一起来教育我们。

( |5 X4 k9 C% {6 x

 

" e- _5 {5 m+ J0 H4 ^6 I

(很有趣,“飞刀华”、宿舍内自制的小油灯等等,看来女孩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家在母校这个摇篮中成长,老师与阿姨要操多少心,费多少神。我们平安健康成长至今,成家立业,我们要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要记住母校老师与阿姨在校的呵护与养育之恩。)

# q+ K+ L: \. U9 F1 k) T

 

. Z6 ` S5 W$ o) K( v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h4 Z, c% S9 e- G8 c% g

——好孩子可不能在宿舍玩火呀,太危险!

7 T8 C- S3 e- m- Q% p$ M5 D


 

/ {9 N( t5 B! t. d9 V* U! c. _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T) i2 f$ \( W

——乖乖,快住手,把刀给我,可不能玩命!

+ R& U1 x d* k- x4 y$ c; z


 

6 k/ H8 B3 Z$ @+ X) W* H3 E)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19:49: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6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陈小渝和一些同学在后河抓了很多小蝌蚪,小蛤蟆拌着水草,带回宿舍放在脚盆里养,到了晚上,小蛤蟆跳了出来;吓坏了同学!最后,魏阿姨命令她全给倒了!让她好伤心哪!
   

, m4 P1 ?4 I/ ^0 ~

   有一次马沃野和章晓春熄灯后还"闹",被魏阿姨知道后,给逮到宿舍楼的办公室罚站。训他们的时候这两位同学搞坏,甲放一个屁乙笑;乙又放一个屁甲笑,弄得阿姨不知道是不是该跟着笑。最后气得把他们反锁在屋子里出去了。
    

) c7 P0 S# f% z w" q# M

   谁知道就那一会儿工夫,这两个小淘气把办公室里的电话拆得粉碎。因为不知道是谁说,那里边有磁铁,能弄出来玩,并不影响通话……。
   

# F, B! e( x! Q

   60年代的电话算是稀有物品。因此后果很严重,阿姨很震惊,学校很重视。最后是由他们两家大人赔赏了那件"贵重"电器。
   

T: R+ U s1 M; s/ W( P

   那时的我们,是很有兴趣去尝试做每件新鲜的,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呀。虽然都是些极小的事情,也培养了我们动手的能力。

' T0 j% _) L) B8 Y2 P1 L% V+ q/ a

 

5 V/ T2 Z1 N, s! y. C

(哈哈,太有意思了,这些趣事是回忆录中好调料,有味、有味。小孩子淘气是正常的,要不就不是小孩子了。这也是少年时期在校生活中勾起读者兴趣的小插曲,也反映了老师、阿姨教育淘气包是多么不易,多么费心,我们成人后,变得循规导矩也得感谢老师阿姨从小对我们的管教啊。另外有人说小孩子好奇心强,好东拆西卸,长大都会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造诣、有创造,想必这两位校友也是如此。)

* [) u ?5 D7 f# R; W

 

1 p& l* a2 k$ z1 F" F

  m214dpiG.jpg

; {! x. y: `& Q' O9 w" t# [" f

——你把青蛙养在宿舍,是不是要把宿舍变成动物园哪!

$ r0 a* b3 E& E" @% n# d" N3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20:50:5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6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ouyou在2011-5-5 9:37:00的发言:
- A2 A T. u s3 v! ?; v

白山黑水间的回忆文章全部看完并下载下来。

1 v: V. P% ]' J3 u# h X. |3 j4 o

我贴两张六三班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m) p7 y+ V5 G% h( Q0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9:44:16编辑过]
4 y. d) C9 Y6 {

太感谢youyou发来这两幅珍贵的照片,让我与校友们有幸见到了白山黑水间所在的母校63班巾帼英雄们少年时代的英姿。

发表于 2011-5-6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那时候住校生都在食堂排队就餐。一二年级时,每次坐到饭桌上,就先要与对面的同学都举起双手,听着老师的口令:一、二、三,互相检查一下手心手背,看看是否洗手了。
   

; K1 r. G9 D0 K# U( s( [9 Y" d

   有时吃饭前,每个班还要先唱支歌,王佩立小时候歌就唱得好,他是我班的"男高音"。经常是站在食堂前的舞台上,对着麦克风一展歌喉。桑小英是"女高音",音色也很不错。
  

! u7 o( c. N( q) U9 V9 _% h

   孔雅莎从小就爱唱歌,常上台放歌;胡世坚老师也让郑凯梅上过台给大家唱歌。打开了扩音器,她们就在紫色的幕布后面,在一片脑袋与白搪瓷碗交碰的声音中,唱了《红军不怕远征难》和其他歌曲。可惜没人注意,没人鼓掌。
   

) Q( G6 L$ ` {- E' f

(当年我们在母校时,食堂是在教学楼南面所建的一排平房。当时学校的礼堂是在教学楼三楼。后来的礼堂兼食堂想必是另外建的。不过我们没有后来校友的耳福,虽然吃得好,但是没有人唱歌。孔雅莎、桑小英现在仍然活跃在师生聚会的歌坛上,带领师生高歌咏唱。)

1 r" m8 f: Z* c: _9 z& }7 I


) g' h2 e R! l2 o! B! n

 

8 s5 W+ n- r0 N1 K9 r, Z) u4 o o7 f

   印象中食堂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饭菜都用大盆装着,我们一人两个碗,一个碗里盛饭,一个碗装菜。食堂大师傅每天都变着花样改善我们的生活,正餐吃过萝卜烧肉、白菜烧粉条,每周都吃一次红烧狮子头。

9 R# M: U( T! ]. U5 A4 V' z$ N

 

% X7 `6 n/ C5 o$ a

(如此看来当年我们在母校食堂吃的饭菜绝对比后来几年的校友们吃得好。当年我们的餐桌上摆着几碟子菜,荤素齐全,有鱼、有鸡、有肉,有的菜类我都叫不上名字。来母校之前从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离开母校以后在家里、在学校的学生时代再也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我们在母校上学时好像还没有实行凭票购买食物,各类食物供应该还是充裕的。)
  

& Q9 C! p# o9 D' \# }: G

   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期,虽然也吃过玉米面窝头和红薯,但肯定我们住校生没饿过肚子。有一回学校还发给我们学生每人两斤红薯面带回家,严华妈妈很高兴:"噢!你们学校还发红薯面,不错啊!"
   

8 N) q( N, V7 s8 V2 W- s3 u& x% B

   我们1960年入校,正是困难时期。学校食堂吃的粮食分细粮(大米,白面),粗粮(玉米面,豆类)。粗粮比例超过一多半,这样我们总吃窝头。大家还外出挖野菜,叫马齿觅。拿回食堂后用它做包子。

& z* j5 A, {6 B

 

) }: i' }% l8 \6 e" ?" N" ~

   机院附小是我们幸福的源泉,那年月,天天有肉,随便吃,吃完了就满操场撒野去。

2 Y9 d: a) w) p( b. S" Z& p

 

) t# P5 w8 b6 i& K

三年困难时期,没饿过肚子,那你们可是太幸运,太有福了。这个时期我还在当学生上学,离开母校我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每月定量29斤,我的饭量大,每天吃饭都得掂斤掂两,每天吃饭不能超过一斤,否则这一个月,就有几天没饭吃。我所在的班经常会有几个同学吃不到头,离月底发下个月的饭票还有几天而他们的饭票却吃完了。于是学生干部和团员,要从自己的饭票中拿出一些接济这些同学,所以经常饿肚子。那时我就想啥时候能再吃上母校的美餐。。。。。。母校的老师、师傅、阿姨不仅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照顾我们安全健康快乐的生活,而且在全国很多地方饿肚子的年代,在我们正需要长身体的童年,能让我们吃得饱吃得好,我们每念及此,就会发出来自内心的呼唤:老师、师傅、阿姨,我们敬您、爱您、永记你们的恩德。)

# [- T/ \* R& z# w" q+ m* C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0 W9 V0 P" W7 F9 k(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23:01:2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F1 N# L$ h4 Y+ x8 N. [1 Q+ @9 A& Y3 c- h0 |$ c/ K* t: ~4 _% z4 H( r1 A- I4 O1 _" p/ g. Q* X9 ^6 ]" i) L. Q3 ?
% g6 L# ^' g; {

        糊涂人说:近来一直忙点“私活”,一直没有来论坛光顾。昨日,看见胡老师阿拉维加斯赌城的逍遥游,所拍的那些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图片,心里琢磨,这些图片拍摄的如此精美别致,是不是出自潘老师之慧眼啊?哈哈哈,我瞎猜。当然,如果这是胡老师之手,那么可见兴趣是学习最佳的途径。祝胡老师一家人在美利坚生活越快。

1 c7 n2 ^' C1 M7 B

   

3 {# K% n& G) E. _

       回糊涂人:读了你上面这段文字,才知道近期你在论坛上没有出现,是在忙“私活”,难怪没见版主的踪影。你新发奥巴马的演讲,三叶草已经在论坛上发表过了,再发可有新意?!

' D4 I% s4 F1 j! K. l: _

      另外,看了你上面这段文字,看来你对我家此次拉斯维加斯之行所拍的25张照片是出自何人之手很感兴趣,很是‘琢磨’了一番……。在我看来,发此照片,仅是为了配合我写的《拉斯维加斯三日行》这篇游记,并非参加摄影比赛;也不是参加摄影展览;更不是涉足摄影和摄影技巧的研讨。我只是从此行所拍的几百张照片中选出了能够概览拉斯维加斯城市风貌、反映此行慨况的25张照片发在网上,供大家观赏。这也是应了校友们的要求而为,当然照片有我拍的,也有潘老师拍的,甚至还有儿子、媳妇为我们拍的(两张人物照),难道这样做不可以吗?!这和谁拍的有什么关系吗?!因此你的评论、猜测和‘哈哈哈’,纯属多余,你的褒贬其用意究竟何在?!究竟是想说什么?!什么‘慧眼’?!什么‘兴趣是学习最佳的途径’?!这样的表述,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g* P8 E }/ l) o; y6 @

      糊涂人:请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行家里手”、“好为人师”、“不屑一顾”的面孔点拨这个、点拨那个了!否则朋友会越来越少的,路是会越走越窄的!!!


# c- M( ]6 H9 R0 g: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8:34: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大口真吃了个半边天!这是谁家铁姑娘?~~~
4 s0 w7 g/ I- p胡老师好!~~~胡学长的新闻贴比碗们的棒多了。~~~看了胡学长的贴子,让我知道了编辑是多么的重要,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文章,有了好的编辑,发挥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而且我的那篇即无图也有错字。~~~并且如果奥巴马知道了我们这么欣赏他的演讲也会更加成就感强大了!~~~您说对吧?~~~胡老师我有一个希望,希望奥巴马有能力借拉登之死、借上帝之爱化解恐怖份子心中的顽石,让世界和平!您说他能做到吧?~~~谢谢胡老师!谢谢beiwei学长!谢谢胡学长!谢谢Laojy学长!谢谢youyou学姐!
' q1 s2 H% `9 a+ Z8 W( z还要谢谢玉龙雪山小弟帮碗们美化头像!谢谢大家!
. O4 g4 m; I' }& S
1 H% l: v  S  J8 @' T4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4:51: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7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1-5-7 8:21:00的发言:
  8 u" d+ C$ r( N7 [, g: a8 s+ h5 _0 S8 ?8 f: {7 [" ?, ^: }9 V$ W+ b0 _, h& ^3 M7 R( c
8 L5 Z) `: ]/ ~9 Q# J; K( N/ l

        糊涂人说:近来一直忙点“私活”,一直没有来论坛光顾。昨日,看见胡老师阿拉维加斯赌城的逍遥游,所拍的那些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图片,心里琢磨,这些图片拍摄的如此精美别致,是不是出自潘老师之慧眼啊?哈哈哈,我瞎猜。当然,如果这是胡老师之手,那么可见兴趣是学习最佳的途径。祝胡老师一家人在美利坚生活越快。

* I7 ?/ J: b' e* M7 o$ V4 Q8 G4 }

   

* {" W; D) C3 E1 s# s

 

" Z6 D7 y& D ~% ]7 l

胡老师,您千万别生气。我又细看了胡涂人的这个帖子。胡涂人说话有时好开个玩笑。和老师开个玩笑,正说明对老师信任放心,没有顾忌。既然是开玩笑就有可能不定在那个地方出现擦枪走火。就是擦枪走火又有何妨,也不过就是多了一曲大家的笑料而已。所以千万不要太在意。我觉得胡涂人的这个帖子主题是对胡老师发来在美国的照片感到高兴。老师露面能不高兴吗!胡涂人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善意和殷勤。说句俗话,就是在讨老师喜欢。胡老师一脸严肃,胡涂人就吓呆了,赶忙陪礼道歉,这就说明,尽管胡涂人已不在校为徒,但对老师仍然是敬畏有加。胡老师平时对胡涂人多所依重,要事相托,他那里敢拿老师不当回事,没大没小的。所以他决不会要对胡老师怎么怎么的。这件事是不是就算是没事算有事,有事就算了,让它过去吧。本想给胡老师发个邮箱短信,但是没有搞通,如果那里说得不对,胡老师尽管直言批评。

5 H4 e9 K5 ~, m- q5 B,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1:14:1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 最后的印象(很想看到“最后”,但又不想有“最后”,只想陶醉在对在母校日子的回忆中。)

$ v, _& Z8 k3 j

 

; t0 q9 j( x" P2 c% s. d# m S

       不久,机械学院出现了大字报,也影响到了我们小学。在教学楼外墙上陆陆续续贴出了一些,有老师写的、有学生写的。
   

) w# e' F6 c5 v+ U7 V

   记得文革前,我们曾到金久雄老师家去玩。看了金老师的相册,里面有她抱着小狗的照片。不料到了文革,就有学生贴出大字报,说她抱着哈巴狗照相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因为,在那个崇尚劳作、朴素而缺少全面审慎、审美教育的年代,少男少女们在那狂热的喧嚣中,很难坐下来安静的想一想,他们接受不了他们曾经尊敬喜爱的老师怎么还有过这样的生活。而教我们数学的廖永哲老师也遭到了一些学生的打骂。还有谭文盛校长等,尽管谭校长是曹苏林同学的大爷,也未能幸免。
   

; X+ G/ L% h9 I, [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打乱了原本已有的秩序,学校也停课了,我们的小学毕业考试最终没有考成。在那个我们原本该小学毕业的季节,我们没有照上师生毕业照片,也没有拿到毕业证书。暑期来临了,我们从学校回到家。

( R: o: {' I4 A6 s5 ]7 r

 

, e; F5 }; h: G9 U# P' S9 o3 L

(“文革”真是太“彻底”了,这场灾难无一例外的降临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连圣洁的学校也不放过,对幼小的心灵也不忘进行摧残,把呵护疼爱孩子们的老师、阿姨、师傅都煽动学生极尽羞辱与打击,孩子们还能有好吗?学校、老师是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管理重要一环,这一环一旦打破,就像成群的野马脱去缰绳,狂乱冲闯一切,真的就把整个教育秩序砸个稀巴乱。这场浩劫所带来的后遗症至今仍然可见。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上不去,社会教育缺失恐怕都是始至“文革”.)

* i& x A- G8 w: m1 c2 p5 }, ~3 D

 

% ~: d( ?1 D8 u( Z3 J% U3 a

    过了一段时间,社会上兴起了"返校闹革命"。中学尚未进入,我们只好重新返回附小"闹革命"。
   

; I$ W; Q0 t5 v/ j5 b

   毕竟我们当时只有13岁,还会有孩子样的举动与想法。严华,董亚平和范念军回学校来了。每个人带点零食当午餐,那时大米花四分钱一包,玉米花三分钱一包。几个人在空空荡荡的宿舍里,把从家里带的零食放在桌上盘子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助餐",非常开心。年少的小姑娘们浑然不知险恶的乱局正在到来。
   

- h1 t' R: X6 N( i7 p) K

   我们大多数同学的父母开始在单位经受着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但是,只要他们能见到孩子的时候,总会叮嘱他们不要参加打砸抢,遇事要动脑筋。果不其然,日复一日的文革把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打倒了,我们班有同学的父母也在其中。他们被批判,被罢官,还有无奈自杀的,家破人亡。造反派还擅闯民宅抓人,逼得同学父母离家东躲西藏。

: k7 u2 m4 w6 g$ b, O" ]& z' ~

 

1 }6 X+ g" \! [: [7 h5 M r


 

+ Q( ]5 Y" R2 u, x+ ^

   这片"红色恐怖"也影响了他们的子女。一日女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踢包,郑凯梅和范念军坐在地上,哀叹自己不能参加红卫兵。因为她们的父母都被打倒了,范念军的表情很是沮丧。当时有这种处境的同学不能加入"红卫兵"。使得他(她)们不得不在附小和同学分手,离校。
   

4 M* m- q S- E a3 h; F; Z

   在那段混乱的日子里,老师无法教书,机院东方红派人安排附小学生参加大学生的活动。

0 t7 n r! t' O, U

 

6 v. f) Z( r4 h+ s

(看到此处令人辛酸,昔日充满快乐幸福的校园冷清空荡,洋溢着天伦之乐的家庭整天为可能飞来横祸而提心吊胆。我在“文革”前已在一所小学当了老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理想,踌躇满志要当天下最好的老师。关于我的事以及照片也像胡老师一样也上过报纸。但是“文革”把我的梦想打碎了,我的学校要么空旷冷寂可怕,要么成了学生胡闹的战场。经历过“文革”的多数人不会再期待来一次“文革”,我们今天讲“文革”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警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们也要警惕防止再来一次消灭文化的“文革”。看看下面几幅“文革”的老照片会对当年那场“革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GfxuoVDF.jpg
efhDWErR.jpg
! K9 B- q' r( _2 E" k7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1:34:34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7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前二张照片里好象有玉龙雪山小弟和玲。太珍藏了,是善学长拍的照片吧?第三张好象是在越南。那么多人顶着斗笠,看内容重复的书法!他们晚上吃什么呀?烤红太阳吃?
* i+ {" F% }& C$ k) S$ I
( `, b  s, }7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5:02: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呼吁:

$ n; b& X7 F$ M, T0 s" t

现在机院附小、育新楼、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已经成为“老校友”版的骨干力量。后两者的同学已经出任斑竹,就差机院附小的斑竹了。有了机院附小的斑竹,老校友会版的管理会更加合理,也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多方便。请机院附小的同学再考虑推出一位斑竹。谢谢!

发表于 2011-5-7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C+ f6 f. S8 f' h5 p$ J; \

    从4月份以来,碗们为了减肥,每天早晨在体育场慢跑1小时,还和同事到郊外踏青。今天上午又走了5个小时。这里发些照片,让身在闹市的校友们感受一下农村的气息。这次把采油机局部拍照几张,为的是让朋友们看的真切。

2 Q$ x* ?% Q$ D1 q- }, \3 k0 d4 o% f8 y

+ G7 `1 k& d5 z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6 w; H* n6 h& g# f; V$ v4 F

 

4 H; f+ c! G; U5 _3 V, q9 d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a! f, g! L5 E4 s3 Q& ~

 

- |7 {: L( D( T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X3 X6 t2 B/ X( x, @3 h" }

 

$ C1 ?% L+ x, M) F8 F! l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P" [+ |9 ]- E( i

 

( F4 s1 B' e9 o! [/ A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N! l3 x/ y& X$ d0 L4 ]2 Y

 

2 F$ y- e1 F; U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7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3 h0 c+ r1 j) S

 这样可以早些种地瓜,地膜下保持水分,成活保苗。

' J2 x5 S) i4 j' y0 v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K' _; n+ R0 T; E% W" X

 

! T0 n% w& A# p$ W8 y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I& y+ [- V2 j t; A5 m

 

. N, [6 T8 b" a3 R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p$ ]+ s3 k! f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p+ @+ e. ^3 x. O* m$ P% S

 

: E- o: Q$ e. l" U( N4 k2 E `


 

发表于 2011-5-7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 V) y! B/ C! h3 b% \ M& j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7 \- B( K" B# M) o0 b

 

2 Q3 m+ {+ f/ V8 W.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i! F- Y0 }9 h" X; [; N' q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2:38 , Processed in 1.39824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