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1|回复: 16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26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收藏旧报纸~

2 N& F2 X/ @- I& ]7 v+ P: R

上午收到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共6大册,每六个月的报纸装订一册。从1998年第一期报纸的增刊辞知道,1998年以前的《文物报》是每周一期,1998年以后每周增加到二期,可以判断在这之前的合订本每年只有一册。

* M2 h7 @, S( F, A

又据赠报的人说,2001年以后,《文物报》增加了文物鉴赏专刊,合订本厚度更有所增加。今天获赠这6大册就是98年增刊以后、01年增加专刊以前的《文物报》全帙。

+ I% [6 e/ P* a2 n0 G% o3 J

说来赠报的人仁兄非常有趣,他是一位书商,他不经营书店,只用一辆小面包车载着书到顾客的家中或工作地销售。他的顾客是比较固定的,这中间包括我和邻居小孩。他是一个有心人,知道每个主顾的性情,带来的书总能让人满意。我看过他带给别人的书,完全看不懂;但是带给我的书,总是最喜欢得到的,或是最新出版的好书。有时他还会代顾客寻找旧书、版本稀少的书,总能找到。很热心,是一个好商人。

' F+ Q4 K% \1 [0 h

最有意思的是他时常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商品或礼物。三年前他送给我一册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旧藏论文集,上面有先生的签章和涂划文字,十分珍贵;两年前他不知从哪弄来十几套六十年代线装《毛主席选集》,印工十分精良。如今又带来十几年前的《文物报》合订本,这是他送俺的礼物,无论如何不收成本费;俺把这6大册报纸作为收藏了。

/ M& b7 W: S" m; ~4 R

在这之前我从没看过《文物报》,今天粗略看一下,内容非常好。拍几张照片跟大家分享~:

, K, S% C9 E2 n( J8 b8 y9 ?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保存着一些。或订阅、或到文物出版社购买的合订本。也曾在出版社那里买了1987-1997的光盘。

3 [* ]$ s. G! l& v2 [( _+ Z) o" k

因为挺占地方,近几年没再订。

( b; ~0 \1 q$ B5 Z

 

发表于 2011-2-26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报纸,一直都订此报纸。
发表于 2011-2-26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报是我当初文物知识来源之一 89年开始连续好几年蹭看!。(文物商店给赵嘉章 曹书田二位老前辈定的 他们不看 便宜我啦)
发表于 2011-2-27 0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2-27的发言:
" k1 u Y) h! k0 k

恩!占地方已经成为问题了,特别厚重、又立不住,横着竖着都不成,暂时安置在地板上了。又发现翻看也是一个问题,整册报纸太重,又不敢折,只好爬在地上看。。

- k( r" `. u) F7 e* @" m

你说的一点不错!

$ d; i7 l: V. {- k9 S. T

合订本阅读真的不便,“书本”太大,若躺在床上看更不便。

& t& T+ F- u7 w3 c4 j5 D |

放在桌上,也只能站着看。你说的趴在地上看也是个新的创意,不过那样一会就累了,哈哈

4 Z& Q7 y3 u; _5 q- V" k

想拆开也不行,他们用的是胶装~~ 

发表于 2011-2-2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2-27 0:04:00的发言:
( l8 {* G& _6 ?" X

胖师兄还订阅文物报呢?我只看汽车杂志....

- z# ~- Y; f( _

 

* V# f+ c7 x# a( X+ j

我只坐汽车。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2-26 17:40:00的发言:
好报纸,一直都订此报纸。
; B; s9 B* B0 d& R, E5 t' A0 f; X

胖师兄还订阅文物报呢?我只看汽车杂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11-2-26 16:44:00的发言:
$ R4 ?$ @7 r6 @, O2 l4 }+ V6 v6 N

我也保存着一些。或订阅、或到文物出版社购买的合订本。也曾在出版社那里买了1987-1997的光盘。

3 h- A/ a' r* V. m

因为挺占地方,近几年没再订。

7 S0 V( B/ b) ^" v: K {, Y0 J3 ^' ]

 

; u1 z6 I7 V d/ d

恩!占地方已经成为问题了,特别厚重、又立不住,横着竖着都不成,暂时安置在地板上了。又发现翻看也是一个问题,整册报纸太重,又不敢折,只好爬在地上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1-2-26 22:19:00的发言:
文物报是我当初文物知识来源之一 89年开始连续好几年蹭看!。(文物商店给赵嘉章 曹书田二位老前辈定的 他们不看 便宜我啦)
8 F7 N& L* Y Y; J' m) S5 V+ q$ r1 ~, u

以前在一些图书馆曾见到《文物报》,只是从没翻看过。

发表于 2011-2-2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存放的。横着对折,交叉叠放,置于书橱中。

2 ]- O- C+ \. s% w1 T5 x# k! w# |

 

; A! s% S$ f6 c0 k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8 ^) u! X1 p' _! H& \1 @- W: o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11-2-27 1:32:00的发言:
) I; j2 T6 L8 W8 O! o: |( A( J

你说的一点不错!

9 [+ R3 {; k, o

合订本阅读真的不便,“书本”太大,若躺在床上看更不便。

6 U3 d, J w' \

放在桌上,也只能站着看。你说的趴在地上看也是个新的创意,不过那样一会就累了,哈哈

1 d( S, d. h5 ^7 f

想拆开也不行,他们用的是胶装~~ 

( s- J! e1 c8 c; ~; G9 y

 

: C, d( h f# l% B$ }; n7 f! W8 n. ^

躺在床上看是绝对不行的~太重举不动,而且报纸常盖在脸上。爬在地上看确实太累,今天摆在写字台上看,感觉还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98--00年正是搞夏商周断代那几年,文物报上很多文章讨论夏商分期、夏商考古的问题。虽然在今天看来很多问题不需再讨论,可是看看当年的文章,仍有益处。大多数文章很不错,是一个好报纸。

* `( V0 u! e* v+ b6 C/ x9 P9 ?

 

r( m! U: \- x" T9 y& L9 ^+ h Y6 A

有些图文很有趣:一个叫做《虏骑崩腾畏蒺藜》的文章,通过出土的铁蒺藜,介绍铁蒺藜在抵御游牧民族骑兵中的作用。“虏骑崩腾畏蒺藜”一句出自唐诗,很有点浪漫无畏的意思。不过看到这我被逗乐了,想到后金女真人在辽东阿布达里冈伏击明军的时候也用铁蒺藜,叹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世事难测啊~

% L- |8 A/ k6 I, z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2 M' e' m( K+ g7 z! B- e; Q

 

9 q1 E; c, N! R" P% w/ O0 z

文物报刊登的文章也有些存在问题。一篇名为《窖藏唐代铁釜》的文章,将金代文物错当成唐代文物介绍。推测笔者因是山东人,对于在山东不常见的金代六耳铁锅不熟知,以至于犯错。

3 J( V' L. E3 K7 ]4 V" d4 `. ~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O6 a: D& w T% |, m- B

 

: ?2 R& P2 `- _! h3 U$ t" ~ _" M

还有些文章关注时事。其中两篇关注北京城区拆迁改造的情况,不知道十二年前文章关注的建筑,今天还在吗。

7 i2 B. v% K) o6 l+ }0 b) E8 T3 M3 `0 |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1998——2000年《文物报》合订本

发表于 2011-3-1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的很细致!:)
发表于 2011-3-1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和你们比起来我得有多不学无术啊~
发表于 2011-3-1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2-28 0:49:00的发言:
+ a% S: z8 f( c1 P( u* B$ \5 i3 w* ]& [

还有些文章关注时事。其中两篇关注北京城区拆迁改造的情况,不知道十二年前文章关注的建筑,今天还在吗。

+ E: `8 G$ z; X( P) @- G: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Q( y, O- T* ]4 K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2号,一座完整的明代四合院已经消逝了……

2 A; c9 @' D- b r: T( `

 

, C X- J ~7 E8 I/ P2 i


发表于 2011-3-2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当年电影中的台词说:良心大大地坏了!

: `% `3 T+ a( P: J7 S

而且无可救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报纸呼吁提高认识,不要把传统建筑和古建筑当做地皮出卖。其实这都是痴心,拆房子的人哪里会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不理会而已。利益在前,权力在手,谁还需要良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5 23:08 , Processed in 1.15186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