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6: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6: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6: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2-28 1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12月26日,韶山,老人们聚集在铜像广场前,将摆满红烧肉、火焙鱼等菜肴的桌子放.jpg
. h3 A) s; M$ ?! \; f& m这是在其它网站上看到的韶山民众的照片,同一张照片两个说明词:; ~" D* `. y0 l7 n
1、2003年12月26日,韶山,老人们聚集在铜像广场前,将摆满红烧肉、火焙鱼等菜肴的桌子放在主席铜像前叩首进拜。$ T" ?6 W% Y6 o' I& b6 Q! e1 A9 {& s3 m
2、河南省周口市的农民祭奠队伍来了,打着锣,敲着鼓,在毛主席铜像前讲述今天的安乐和富足。
! f8 Q4 Q8 d, R/ ?3 K可能第二个说明准确一些,我感觉逝去的毛泽东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希望农民们这样封建迷信崇拜。一群穿着象征长寿发财符号衣服的人们感谢谁?毛泽东活着时他们并没有富裕起来,改革开放后才富裕起来,他们跪拜是为了保佑他们以后的好日子。
2 F) G( U  G6 r+ m; g/ D2 T

点评

毛泽东最大的功绩就是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发表于 2013-3-11 16:42
这种祭拜很奇特,不理解。毛那时候,农民被钉在土地上苦干不得温饱。今天农民兄弟有簇新的马褂穿着,也有余钱,即使要祭拜,也应该是邓啊!  发表于 2013-3-1 01:56
上面是对毛的错误含糊其辞,下面是愚昧崇拜,荒唐和盛世焉能并存。  发表于 2013-2-28 19:55
发表于 2013-2-28 19: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2-27 16:46
0 F/ l. b) h2 E4 M中国的幽默与俄罗斯的幽默
9 d+ B  G, [# k/ `* r
当历史车轮走进网络时代后,申纪兰不上网,但是对网络还是有些看法。
( \; U( U+ }7 P4 r8 `0 Z0 y: X; _
$ M2 O6 X. y8 \    ——“我有个想法,网也应该有人管,不是谁想弄就能弄,就跟人民日报一样,外国那些人那是瞎弄的,咱不能这样,咱要按照原则去弄,不要好的弄成坏的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6 W  j  u. ]9 E+ {; V9 g, T# H" N& G! p8 @$ A+ W
    ——“这个网,你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申纪兰设问之后,表示对这个问题没有想出答案。) l- S! x  p; ]) J
# E5 N4 R2 q  W3 _9 z1 R9 i; R8 d
    ——因为深忧网络会教坏人,申纪兰2012年准备向全国人大大提交的建议就是“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她给自己定的主题是——“文化改革也要政治挂帅”。! t) T7 S8 l3 Y( i8 Y

7 F$ H8 z+ a* z- f3 `/ o    ——“我们是民主选举,我不跟选民交流”申纪兰表示人大代表在选举过程中与选民交流不合适。

点评

“申大娘”现象,正反映了这种体制的实际情况。  发表于 2013-3-1 01:59
近来民间屡有勇者“以身试法”,求30人签字提名,参选人大代表。天朝震憾为防微杜渐,派救火队剿灭。  发表于 2013-2-28 20:0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0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09: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2 1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周末好,看了一些关于描写抗战时期的帖子,我也加点料哈哈本
3 d7 C8 b& E' ?: y; k) I# T: UZT
8 n: E# Z9 X! B9 Z6 T, Z9 e9 P政府现在既已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 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1931年9 月)   
  j) Z* d$ H7 q   ) D+ b# T) d8 U4 d2 Y4 U& Q2 X
       {4 B' j* F) i6 t1 U" n
   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政府可同意与日本协商,或可在不损我国尊严之前提下让出东北。 —— 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转述蒋的口信(1931年10月)   1 @- @: G, M7 A: h, s8 S
  
; D( L3 Q, K2 U/ c7 h# G& M; p) i  
3 a9 l! [2 ?5 s+ G( z) D   (九一八事变后)又到南京开几中全会,大家所讨论的事情都是为了抗战。蒋介石和他亲信的人大唱"抗日三天亡国论"。蒋说:"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因为蒋这样说,何应钦、汪精卫说得更厉害了,何应钦说:"日本有多少烟囱,日本人有多少工厂,我们如何能比,不抵抗还可支持几天。"除了蒋、何、汪本人不主张抵抗外,他们的亲近人也都随他们一样的主张,因此会场里头分成两大派,一派即"三天亡国论",另外一派是抗日派,说谁阻碍抗日,谁就是亡国奴。闹得非常厉害。这种情形,当然日本人都知道了。执政掌权的主张不抗日,日本的气焰就更高了,投降派里头的人很清楚地把会场的情形报告了日本人。(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六章《为"九一八"在南京会议的蒋介石》)
  q. |' [/ ]3 [& Z% `4 K& {1 B    
: z" h6 ^# L0 \5 }' ^  
0 r( N) `2 [. t' C, n   1932年1月11日蒋在浙江奉化发表《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的演讲时,抛出了著名的"3日亡国论":"以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侵占吉、辽之范围,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则……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见1932年1月21-23日上海《时世新报》) " e2 q$ A0 F& x6 h# r- _
  
, g; }7 H$ h: u+ R1 N. E   蒋介石:同心一致再努力三十年也不能抵抗日本,我们不要梦想!
' M5 u7 L% d9 n! g& g2 r; q2 R   / F+ O+ T- V, x0 K+ e6 m# k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讲演"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他说:"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抵抗敌人复兴民族呢?是否现在这时候竭全力来准备国防,拼命的来制造飞机大炮,就可以和他来作战呢?各位将领一定也知道,不仅是我们现在临时添置武器,整顿国防,已来不及,不能和他抵抗,就是从现在起 ,大家同心一致专在这一方面再努力三十年还是不够。如此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来整顿国防?可以来和他真正作战?没有这个时候!没有这个可能!我们不要梦想!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生命,民族的生命,可以说都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没有方法可以自由活动一点!"这段讲演有单行本,民国二十七年曾遍载全国各国 民党报纸,并收入委员长侍从宽编《蒋委员长训词选辑》,见于该书第一册四三 一至四三二页。
% N: ]1 V/ `8 A: w" u+ V  
( i, F! i, ^4 Y' k   蒋介石: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没多大关系
5 m/ z9 J" A2 }, N   ( ~' ^+ ~) w; w1 I6 ^
   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七日,蒋介石在江西的抚州对"进 剿军"中路军高级将领讲"最近剿匪战术之研究",他说,"我们革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的政府之下失掉,我 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有多大关系。这回日本占领 东三省热河,革命党是不能负责的,失掉了是于革命无所损失的。如果在这个时 候只是好高鹜远,侈言抗日,而不能实事求是,除灭匪患,那就是投机取巧,是 失了我们革命军人之本色了。"这段话载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民国二十四年七月编印的《剿匪之理论与实施》一书第七十五页至七十七页。
$ a( K- y8 K9 n* [) F& E; r  
( _; v5 i+ x! d* n/ G) |  
/ x" ^* ?4 W8 |0 W: `   蒋介石:实现我们所不断理想的中日间的真正提携亲善。
/ o) f  I4 J4 C( ^1 K- J* V" P   8 q* G. `- v5 I) k$ n
   民国二十四年九月,蒋介石在日本的杂志"经济往来"上发表一 篇《中日关系的转回》,他说:"中日两国,无论自那一方面看,都应该提携协 力,以图亚细亚的繁荣。今日虽在严重的困难之中,我们顾念中日关系在过去的 悠久历史,确信今日所发生的纠纷,结局必能依两国国民的诫意与努力而获解决 ,实现我们所不断理想的中日间的真正提携亲善。"这段话故在上海国泰书局出 版的《蒋委员长全集》第三编第六十九至七十页。
. g; P, w2 ~; w9 R" X  
% H5 |' `6 o' v6 I* P6 d# a2 N   蒋介石:所谓抗战到底,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是根据以中国为基准的说法。
- w% H! {$ M) V3 t3 I/ `  
4 ?2 G. D' ]1 ]1 O$ i2 a. `" D8 A   在抗战以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蒋介石又在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第六次会议讲演《中国抗战与国际形势》,他说:"所谓抗战到底,究竟是怎么讲呢?我在五中全会说明抗战到底,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是根据以中国为基准的说法。"这段话,载在委员长侍从室编《蒋委员长训词选辑》第五册第十六页。
4 R+ l* J  U8 Z; `& W$ d  
. \2 Z* {/ @) s- E" e   奢言抗日者,杀无赦。 —— 蒋介石,1935年底,中日签定《何梅协定》后% g. U/ C8 d2 C5 c/ o( F  [

点评

日未亡蒋,共却亡蒋,孰轻孰重,老蒋门清啊。老蒋对日是知己知彼。日帝太嚣张,敢惹老美,结果老美动真格的,日帝瞎菜。否着,远东战事难料。  发表于 2013-3-3 10:49
那时蒋介石正一心一意地剿匪,围剿红军,他肯定不愿去分兵去抗日。“攘外必先安内”,就是那时他教导他的下属的原则,他认为再加把力共产党就会被他消灭了,然后再说抗日。  发表于 2013-3-2 19:36
all-right老弟对抗日史料的研究可谓认真深入。看过后给人的感觉是蒋介石初时对抗日不积极。  发表于 2013-3-2 18:37
发表于 2013-3-2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已近50周年。当下对学习雷锋有各种议论,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不管出于什么,他确实为他周围的人做了很多好事,虽然被人看来都是区区小事,但毕竟是帮人排忧解难。与现在有的人那种待人冷漠无情,拔一毛而利天下却不为的人相比,还是可贵的多。对这样平凡的人,与他年纪相仿的那个时代的人,应该记着他,也应该向他学习。
6 _* R' m- i" q$ [* D7 O 3fb71c7f27107db89e8ab775210fdffb.jpg
& |1 F4 w  Z3 [. ~0 Z; y, I( _5 u9 m; H' u
U398P1T1D3863556F21DT20040730110157.jpg 8 y- {0 k5 k  G: ^( ^2 C/ {
, h# `+ X1 d2 \6 {. L# C0 ^
W020110304001695154286.jpg
1 s- S2 \# G4 J! X( }4 _$ r9 V! _% r" q! S" ^3 }

1 `  P* n3 o& n0 b
发表于 2013-3-2 1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仍有坚持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的人。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位,转录有关图文。8 ]* a4 n3 z  [/ \2 C! }

! `9 c% h0 I& y 刘德全为人理发.jpg $ T! B6 ?6 ^, q, h
7 j2 o) |8 A) Q$ g( B2 O
50年前,新兵刘德全偶然读到一篇《雷锋参军十个月入党》的文章,便由此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心灵之友——雷锋。. T  B  N, d8 E

+ f1 n: J' g2 @  q  50年来,从“雷锋战士”、“雷锋团长”,到“雷锋将军”,刘德全始终重复着自己的人生誓言:坚定信念勇奉献,愿做舰锚献年华,愿做炭火暖人心,愿做春蚕为人民。
4 {9 C1 y# O! {: ]+ q* f8 M & Y- ~2 h" t4 s8 H; P8 K
  执着的播火者, r; y4 e7 N7 P1 D

4 d3 W( r! B! P& d. m+ F  “学雷锋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的事,即使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学雷锋的意志也不能变。”——刘德全  z" k, S% f* C  H' ~: C
  d$ ^6 o3 c& F: Q/ q- f2 u! f- i
  2001年3月5日,刘德全退休后的第一个学雷锋日。这天上午,他带着理发箱来到大连市桃源街道。刚拿出理发工具,就引来一群围观的人。
6 p$ D- b0 J" i) \7 j% P" f: { 6 F# H, o8 Z! t8 o
  “要天天都是‘雷锋日’,那该多好!”第一个上来理发的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一落坐就打开了话匣子:“刚才俺在市场买了一袋米,旁边一小伙子说了句‘我帮你’,拎起俺的米袋就往外走,弄得俺满脑子都是惊讶,连感谢都忘说了!”
9 z6 Z2 h6 p, g" j9 s ( Y$ d' f" E6 ~
  “今天是‘雷锋日’,否则您老可得多长个心眼了!”“是啊,有次俺到外地去,一下火车就有人抢着要帮俺拿行李,俺以为遇着好人了,没想到不到一里地远他硬熊了俺30块钱。”“你以为到处都有‘活雷锋’啊,东西没给你拿跑就不错了……”接着老大爷的话,围观群众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4 `3 r, z: ~6 ?# f* u; q

" I* [/ Y+ v2 ]7 m# q0 m8 ~  听着大家的议论,刘德全陷入了沉思:自己学了40年的雷锋,但在解答群众疑惑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经过几番思量,他决定主动到社区、学校和部队传播雷锋精神!
  M/ D0 Q8 X7 Q5 _5 B
: B% v% K1 y& |4 l5 A  这之后,刘德全生活中就两件大事:一是联系作报告单位,二是作报告。某中学由于担心学生课程紧张,婉言谢绝他去作报告,他耐心地跟人家做工作:“就给孩子们讲讲雷锋故事,不会花很长时间。”某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更是直言不讳:“我们很愿意请您来,就怕没多少人听,扫您老的面子!”刘德全却说:“不要紧,人不在多少,只要有人听,我就去讲。”……2 |; h5 b. D/ X' X. y

" M3 ^) s- T( N$ F1 @( |  刘德全的执着感动了“大街小巷”,大连市的许多街道、社区、中小学和高校都向他敞开大门。回想起刘德全到学校作报告的场景,大连第46中学教师庄重慧很是感动。她说:“作报告那天天很冷,我到校门口好几趟也没见有将军来,后来看到一位手拎文件包的老人在门口溜达,上前一问,正是刘将军。”
# F$ d2 z8 m! ?
- a+ T  B3 K2 N9 }% g  提起刘德全,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处处长高平全赞不绝口。2007以来,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刘德全为新生讲第一课:学雷锋、学英模、学做人。2008年9月6日,海事大学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刘德全用铿锵的声音告诉他们:“学雷锋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的事,即使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学雷锋的意志也不能变。”此时,全场4000多名新学员都爆以如潮的掌声。50分钟的报告,掌声共响起23次。报告会结束时,现场学生自发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
1 u5 j- L  ~7 q1 ]
3 P1 H, X) {- q" a6 ?+ O9 [" e5 w  刘德全的爱人吕常燕是一个细心的人,自2005年以来,他把老刘作报告的情况一一记录了下来,从时间、地点、天气、报告主题到听众人数。翻阅这些记录可以发现,刘德全外出作报告不看天气,风里来雨里去;不看场数,有时只有一场,有时却连续好几场;不看人数,有时一场报告六七千人,有时只有十几人。“只要有听众,他就去”,吕常燕说。
7 u  Y+ J/ p( K0 }3 z" m9 c6 M
1 C+ A+ v: C$ Y% L6 y  h, r) [3 e  停靠在大连老虎滩畔的退役舰艇104舰,是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舰上暑期开展的“一日小海军”夏令营活动很受全国各地的小学生欢迎。夏令营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请刘德全为小朋友们讲雷锋的故事。一次,刘德全正在医院检查身体,忽然接到电话,原本下午的报告提前到上午,为了不让孩子们留遗憾,刘德全立即中断检查,打出租车赶到了现场。
- X3 J4 U5 e, `, b/ L
$ a9 m; w% r8 L; q' A+ c  退休10年来,刘德全上大街、走小巷、到学校、进厂矿,不知疲倦地传播雷锋精神,足迹涉及社区、部队和高校等近130多个单位,他的听众中既有学生、老师、军人,也有工人、农民,总人数逾30万人。
) F1 h' h9 \, x$ }- W  z
$ }) n7 z" s4 `4 J

6 s' V7 x/ i" x. ~* s4 U3 E; k
发表于 2013-3-2 16: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发一往篇老人救人的故事,很有意思。读读看,会让人们产生一些想法。
) n* ~. U  b6 e- |

" a: Q( y, a, c* a3 u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京华时报》8月1日) 2 z% ]) u1 J1 j& z5 ~' m0 L' ]6 B
! C% n+ P6 B& E2 b
  被救者的女儿韩女士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觉得这位老伯救人后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的行为令人费解,因为作为“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的她,坚持“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我就是不想让他曝光”。不过,我对这位老伯的要求一点都不费解,对这位韩女士的行为却特别费解,人家奋不顾身救人了,你帮人家宣传一下又如何了? ' i+ m# {3 ?+ z* n4 [

$ l* W7 l  T' N# E( r  在法律上,这位老伯享有这种要求被救者到电视台报社宣传他的权利。见义勇为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典型的无因管理的行为,而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行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也就是说,作为见义勇为者,他可以适当要求被救的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而这位老伯不需要经济补偿,而只是要求他们上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自己,这种要求也是合理的。
1 l7 h" M1 f$ K* W5 l" G! I1 _, M ' p/ o9 e2 Y0 _2 X+ b8 E* d
  在道德上,这位老伯的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按照老伯的说法,“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唉———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你想想,一个80多岁的老人也见义勇为,你们年轻人站在一旁,不觉得害臊吗? * K' I% R' V8 g
/ V; x: h/ N! D% \3 t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这位老伯要求被救者上电视台报社为他宣传,是为留名的需要,那也是无可厚非,丝毫无损于他的道德形象。见义勇为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情,做了好事后,用不着做缩头乌龟。况且,人做事要求一定的回报,或是物质、或是精神,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每个人有这种想留名的动机,而千方百计地见义勇为、做好事,而后上电视台、报纸,受益最大的是整个社会,我们不过是多宣传一下而已,何乐而不为呢?韩女士自称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不过,我觉得她的脑筋还是停留在改革开放前,所谓的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也该改改了,新时代的“雷锋”,做了好事又留名,那也是光荣的。
; R& d& r6 j- I* `+ S9 _" [$ A9 N& ?
+ f/ {/ A' {, A' U0 j2 K' w1 |  还有,“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这也只是雷锋自己的选择而已,他可以选择做好事不留名,别人也可以选择做好事留名,一个社会需要多元化的选择。何况,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当时没有留名,但事后还是应记者要求,照了不少“摆拍”的相片,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试想,如果雷锋真的一点都不留名的话,那么他的那些先进事迹也就不为人所知,也就不可能成为榜样,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他做好事。
. p0 L1 s  J. |# f' z2 u9 ^9 p
发表于 2013-3-2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3439kgggc1pgykfii4vm.jpg 4 Z8 y! o7 f$ n
. |# a: t! s5 n0 [9 `0 k1 w
163453qi0g1h5g57viwgwh.jpg ( ~; W8 ~! e& n; u7 T0 q/ L

8 h4 E- _  m9 x  A       胡涂人版主真是糊涂到家了,竟敢在这里美化头号帝国主义头子,该当何罪?哈哈,吓唬吓唬老弟。美国人之所以拿这些照片来宣扬自己,是对他们自己在这方面比我们的官员有优势有自信心,相信发到世界会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会让世人对美国产生好感。我们的官员自己动手收拾办公室,排队购物不知有多少,就是装样子也不知有多少能下这个身份,至于对自己所作所为在世界、在国人面前会产生什么影响,又有多少人会当回事想一想。近一个时期在媒体上披露的那么多官员误国害民的丑事,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曾深受百姓拥护的”老八路“的后代子孙,怎么有这些变质变味的败家子,那里还像他们的老祖宗。那位美国驻华大使,上任伊始不住豪华宾馆,上街吃小吃,行走自己掂行李,这些区区小事引起中国人的一片感叹。为什么?因为国人很少见这样做的中国官员。一个党一个国家把自已的官员惯坏了,宠坏了,那就不只是”坑爹“,那可要”坑国“、”坑党“!& [- v8 o2 x- ?- w

点评

美国也有坑爹的事,美国也有腐败的官,彼此彼此。老百姓为什么只看到国内的坑爹与腐败呢,因为美国与己无关,国内的腐败牵扯到人民的利益。  发表于 2013-3-11 16:34
发表于 2013-3-2 18: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笼罩郑州市多日的雾霾终于被前天刮了一晚上的风吹散了,也终于可以到户外散散步了,惊喜看到迎春花开了,她没有被可恶的雾霾吓倒,依然准时绽放了。她虽然质朴无华,但是却是春天的信使,她迎着明媚的阳光,张开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春天来了。8 P2 v' q& C  M- {% Q9 ~7 r) j( k! q9 ^
" L* P* x9 N. Y: v& j8 n$ {
DSC_0059.jpg ; ?  Y  U% ^% m- b3 G

5 I" V2 \1 l* U DSC_0069.jpg 7 e; P5 ^& V' {+ J2 Z2 v" I
# E% j& C/ A' [9 F7 N. S% f
DSC_0070.jpg - T& S3 P: K" i+ }: P* u; s  F
发表于 2013-3-2 1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来了,让我们听一曲《春天在哪里》。- x5 J4 P0 v* R" _
发表于 2013-3-2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郭凤莲.丁书苗.申纪兰

三个代表郭凤莲.丁书苗.申纪兰

申纪兰铜像

申纪兰铜像
人大代表申纪兰.jpg

点评

两会代表非富即贵,完全不代表人民。  发表于 2013-3-5 16:20
老弟对名人代表的老底了解深透,足见关心国事,各级代表这类人物不少。人民代表制度也需要改革。  发表于 2013-3-3 17:3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对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显得无力,也需要改革。不改可能会远离人民,代表不了人民。本次人代会肯定不会解决这类问题。  发表于 2013-3-3 17:30
发表于 2013-3-3 08: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注意没有一个小变化:我们的网名由《火种灯》悄然转为《老北京网》海外版了。
  |( \6 ^# ^' y, X4 n' J- m& O

点评

老机院学长,我也说不清,可能是一样的,不必细究了。文信老弟,美八军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3-3-4 09:04
不经西水车大版主提醒还真没注意到。海外版与不是海外版有什么不同?  发表于 2013-3-3 17:45
千万别变没了!眼下正开会呢、少抄点裁判不愿听的!保住附小这个阵地!别让美八军占了便宜!  发表于 2013-3-3 08:56
发表于 2013-3-3 1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3-3 08:17
) z- u! w$ Z) z& i各位注意没有一个小变化:我们的网名由《火种灯》悄然转为《老北京网》海外版了。

6 T- b' Z' x# m0 C“仗越打越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1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12: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4 0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3-3 08:17 9 _2 ]: G4 s# C# f' T: F
各位注意没有一个小变化:我们的网名由《火种灯》悄然转为《老北京网》海外版了。

7 k5 d, l$ m7 j& X. k! `
发表于 2013-3-4 09: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后代 于 2013-3-4 21:39 编辑
6 g4 I$ u' O7 K6 i$ O! D4 p0 y2 E# E1 l& @! v/ H/ I0 H% U5 v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3-3 12:51 1 X2 @* h3 l- @& E! e/ E
本人将拙文前日《“沙逼北京”汉字“学问”》,抛猫眼论坛,没想到此砖头引来一些网友“玉批”,看看他们 ...
{:soso__1691931171459350487_6:}5 }) Z' a7 |, C% C
1 u' E+ q4 e9 _6 g
7 m& h/ L& R& Y6 e; ~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4 1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组关于教育的漫画,对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不过在电视上代表说教育改革的不多。希望人代会的代表们多多关心教育,关心国家的后代,救救孩子。! T1 r) W% A: |: e
5 @$ ^  `5 G" z- Z* u0 N
减轻课业负担.png % e5 [2 a1 Z8 A& _* A! Z0 i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2012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0周年,有关儿童权益保障的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与会专家针对孩子的作业负担、休息情况、升学压力等分析讨论、建言献策。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呼吁要像“打拐”一样“解救”现在的学生,比如曝光作业过多的学校,广泛发起倡导信,提倡“作业减半”,号召老师们精选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负担等。; d8 c& Y" e% k' _. E: R
    从书包的变化,或许就可窥见如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的书包或许叫“书箱”更合适,除了图案上那些“美羊羊”之类的明显标志,从材质到结构、轮子都与小号的行李箱没什么区别。原来叫背上书包,现在叫拉起书包,重量上的区别可想而知。给学生减负,口号喊了很多年,学校和家长也并非全然不为所动,但竞争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实仿佛愚公家门前那两座山,不易撼动。减负还得继续,大家一起努力。

- r7 I  M5 y, _# X- K* N2 t& E; e; ?3 u
减轻课业负担1.png
) y2 N+ o6 x" I4 D( Y, A浙江杭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悦悦,上学前家长“放养”,上学后两个月,跟不上学习进度,家长让他休学了。孩子现在回到老家,在当地幼儿园上学前班,学拼音、做100以内的加减法。而现实中,确实有不少家长抱怨,现在一年级的课程相当于以前三年级的水平,不进行学前培训,很难跟上。
- S: u( {5 d/ N$ G0 u多年前,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无非要求认识“人、口、手、上、中、下”,而如今,“蝌蚪、鼠、鹰、箫、瀑、镰”这样的字却被加入了认字表。面对教材偏难、教学节奏快,家长们犯愁:读小学前,究竟要不要上学前班?要不要学拼音识字?其实,上小学前识字少,以后读书并不一定差,现在加减法算得快,未必今后数学就一定好,启蒙阶段的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与今后孩子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样的道理,父母们懂,但还是不得不随大流,按学校要求走吧。可谁来解决家长的困惑呢?

0 v( U- E9 T' Y! Z% Z6 p6 g* \+ ~6 o+ q- M
代写作业.png
, y/ n# u/ L1 A9 s8 q据《兰州晚报》报道,快开学了,在告别快乐的暑假、迎接新学期的同时,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得不加班加点“赶”作业,甚至有不少学生是通过网上快递的形式交给别人代写作业。( N, E0 _& E4 f& _6 r% ]
    上网搜索一下,会看到许多代写作业的论坛、帖子,代写的种类繁多,只要付钱,从小学到高中的作业,再到大学、研究生的论文,没有什么不能代写的,而且大有形成一种产业之势。找人代写作业,往轻了说,耽误了学生的学业,纵容了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往重了说,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它纵容了孩子从小就学会投机取巧,甚至造假作弊。无疑,这对孩子养成健康的人生观,是有害的。因此,这并不是小事。  t8 m% [; q1 b) S7 B
' U' J5 }' B0 H- I6 a2 a- A

+ K- v* Q8 I. Z) h; g3 ~" N  J; Q( j/ ^  ]% C+ R4 I! U

- i* L+ P9 J& E/ s% ]. P9 p' o# P% S! \5 M& T8 t# l
5 |0 E8 h3 x4 I! z: n

" y% q$ A/ ]! s7 X" Y
发表于 2013-3-4 1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3-4 20:04 编辑 " A% R5 U+ Y; c' u: a
' x5 q) n6 I; |" q+ h# y
春天来了,孩子在网上搜到几幅动态风景被我看到了,有趣。我发来与大家共赏。校友中有谁会制作这类图片的,请费心教一手。
; a& N9 m' X! H6 O3 G 喷泉.gif
2 f1 z, z! F7 {$ j$ t. p5 r
7 T" o7 Z( j$ d6 s9 a1 H  D 桂林山水.gif ( L0 _9 j- Q8 c9 Z6 e7 ~; j

9 ~& C3 Z. c# p$ N2 b+ } 桂林山水2.gif + ?: c) c# f5 R" L& x) K! y) g# q: e
3 W: F5 C$ Y6 P

1 m1 q% ?$ w$ Q: y% e9 o  {
# \' z' U3 a# X- W+ Q2 o! @* B2 ^: w4 n

5 p: x0 f  }2 m* Z, E8 F! _
瀑布.gif
发表于 2013-3-4 2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3-4 20:23 编辑
- R4 y, e& L& p' i3 e4 A( w( u% V1 I
经华老师提醒到发小园地看到了善若水一行看望华老师,老师高兴万分盛情招待,还有好礼相送,让我们这些京外的学生好生羡慕啊,谢谢这些校友为华老师送去学生的亲情,祝华老师蛇年吉祥如意,新春快乐,健康长寿。
! i+ s* q, q7 W6 {
  j4 ~! o& V0 m$ H# k; u
全体合影.jpg 9 _, d! N; J) J# {
+ x! ^. |) J8 x9 `; b
全体合影1.jpg
9 r% A/ ?. P+ q& n8 r+ e7 u& |&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12:42 , Processed in 1.22671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