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针织路

北京机院发小园地[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1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小田径跑得最快的女同学
黑13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2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提供附小大门挂校牌照片的同学,曾赴陕西黄陵县插队。
梅1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小、初中都是同班同学,附小班级的音乐指挥。
梅2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插过队当过防化兵的同学
梅3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在北京针织总厂的同学
梅4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小、初中都是同班同学
梅5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赴陕西黄陵县插队的同学
梅6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故调整年级的同学
梅7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3-6-2 07:31 编辑 9 Q& C( f6 @! T$ u5 l

  J( C3 R5 Z+ C) w; `$ p  l还缺苍新民同学的照片
梅8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同学
梅9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同学
梅10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小的足球队员
梅11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3-6-5 21:41 编辑
  N5 [- K; X0 I" Y4 F+ @  T) S3 o8 k6 y+ |0 g4 O
更改为附小大滑梯前我班部分同学合影& Y: d* [- e5 ?: R8 S" E+ ]
梅12(改).jpg
发表于 2013-6-1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唯华同学与父母存念
梅13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9.11北海聚会
小王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1 22: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收藏的北京机院附小65届4班师生照片扑克
00牌盒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6-2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副不一般的朴克激动人心让人震撼,这是母校人的爱心与智慧结晶,敬爱老师,热爱同学才会不惜气力下大功夫制作出这样非凡的朴克。这份凝聚母校师生深情厚谊力作,让人回忆甜美幸福的童年,又延续令人难舍的母校情怀。感谢余唯华、善若水等校友,向你们学习致敬。待朴克制成后,恳请能给我留一份。
+ s! Z$ I* v: D/ n( D 工.jpg

点评

多谢老弟。  发表于 2013-6-3 10:12
一定赠送收藏!  发表于 2013-6-2 15:43
老鞠学长,那是一定要送您纪念抽藏的!  发表于 2013-6-2 15:40
发表于 2013-6-2 23: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延龙兄要办的事绝对漂亮!扑克牌创意精美绝伦。祝发小们开心愉快,改日再聚

点评

待敏章回京时一起约发小们聚聚!  发表于 2013-6-3 08:23
发表于 2013-6-3 05: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6-3 05:19 编辑
- D! H! e1 ~* j- S( T# V" e
! j5 i8 a' z" D3 Q为了方便大家观赏这份珍贵的的朴克,匆忙制作了视频。5 p2 z( u2 g7 i) r9 `
发表于 2013-6-3 08: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 发表于 2013-6-3 05:14 / i1 }; b; b; j
为了方便大家观赏这份珍贵的的朴克,匆忙制作了视频。
8 X+ _5 L9 B6 P& r+ @, R, ?
    感谢老鞠大哥的精美制作!这样看起来确实方便,空间占用小。多谢啦!
发表于 2013-6-4 08: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水哥好!找不到您的邮箱地址了,只好发到这里,请您和文信老学长看看。% X' i1 B. Q" O# k% o! J. f8 a4 q& N& f: O

$ F+ {: m. }: A+ ^' \; i& k! W红木桌面 长一米,宽38.5厘米,厚2.5厘米。$ a* F" U3 A# v
两块板兑起来成一个桌面。
! ~. L9 i8 R7 l; y6 p5 O
P1040316.JPG
发表于 2013-6-5 2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玉龙雪山 于 2013-6-5 20:56 编辑 ' k0 n& d4 g9 n1 [& x: y) J7 F
; x' Q! E! e4 Z9 ?2 f; f' g  {
好久不上,点评重复,不会删啦。
5 |$ j$ v2 Y1 X, P8 m3 P
发表于 2013-6-5 2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3-6-5 20:45 * O5 [9 s: f. A* Y% I! d% k
好久不上,点评重复,不会删啦。

9 O0 S3 g4 c- o9 I没关系的,重复也不必删除啦。
) [+ C  g6 \3 O# S; t玉龙雪山若外出,要多联系,注意饮食,保重身体。有事多沟通!

点评

谢龙哥牵挂!!  发表于 2013-6-5 23:23
发表于 2013-6-5 22: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弟桌子光看照片分辨不出木质好坏!红木分若干种,花梨、紫檀为上品!但是紫檀也分多种科檀也叫非洲檀就不值钱!花梨一也分海南和越南之分其中越黄就不值钱!至于木器我只限于这点知识!让发小见笑了。

点评

既然[确定是紫檀的就要加以保护留着什么时候都是件家传的宝贝!卖/了怪可惜了。b]  发表于 2013-6-6 22:01
巧的很,我家这红木桌面 正象您发的这贴子 颜色一样。  发表于 2013-6-5 23:31
我对照过网上图片,应该是紫檀,棕色、有隐隐的断线纹理,硬度高,重,木匠单手拿不动。文信老学长有专业知识,说的很对。  发表于 2013-6-5 23:27
发表于 2013-6-5 2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3-6-5 22:41 编辑 ; g% s4 ?1 K+ A7 _5 |) r
8 t0 @# m7 q5 b: {) v6 [% k* f
       附小70届校友自由飞翔于5月25日随北京收藏家协会参观游览了十三陵的康陵和永陵,目前这些陵园还没有对外开放。这里转发自由飞翔拍的部分照片,为校友们展示那里的景象。5 s+ t5 N7 `- E/ b: p
康陵1.jpg
康陵5.jpg
康陵2.jpg
康陵3.jpg
康陵4.jpg
康陵6.jpg
康陵7.jpg
康陵墙砖上刻有“正德拾年平阴县造”.jpg

点评

玉龙雪山老弟好!这是校友自由飞翔游览了尚未开放的明十三陵中的康陵,后面还有永陵的照片随后发来,大家欣赏。我是代劳转发自由飞翔所摄照片,在此感谢啦!  发表于 2013-6-6 06:07
古色古香的皇家陵园,尽显宁重和气派。龙哥又带我旅游一样的感觉。  发表于 2013-6-5 23:34
发表于 2013-6-6 0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飞翔校友拍摄的明十三陵永陵照片,目前尚未正式开放,借此可以先睹为快。感谢自由飞翔提供的精彩照片!
永陵1.jpg
永陵2.jpg
永陵3.jpg
永陵4.jpg
永陵5.jpg
永陵6.jpg
发表于 2013-6-6 06: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若水 发表于 2013-6-6 06:16
: B) p. D, [; C+ a8 k2 S4 T自由飞翔校友拍摄的明十三陵永陵照片,目前尚未正式开放,借此可以先睹为快。感谢自由飞翔提供的精彩 ...

. \/ M' Z& t' y  I        哪位校友知道这康陵、永陵的故事与资料可以在此介绍一下,相互学习嘛。清朝能保留下来前朝的陵园已经是很不错了。
永陵7.jpg
永陵8.jpg
永陵9“九九=八十一丈”骑马道.jpg
永陵10.jpg
永陵五供.jpg
发表于 2013-6-6 1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十三陵之永陵( w9 N% g- b! z, C0 o: F& ]
( r+ \% {2 M& B  X, u! q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4 L+ Q! O; R) a2 j1 Y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1 a( U# F) {- T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联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1 y3 }- W3 s( ?# l4 w8 M  e# h( `
  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 w/ L9 o4 u; N8 ?6 [. F4 [* U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 E/ W8 P0 j( `8 n* y8 A& W( @; Y/ K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
* k) ?6 t' Q+ C* p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7 j+ R* B. k4 D5 P) v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
5 K) c! A6 Q1 \, x0 j+ i

点评

应该感谢自由飞翔学姐把没开放的永陵拍来了,让我们坐在家里就看到了皇家陵园的风景。我15号去长庆油田工作了,以后上网不方便。等休假时再看你们的友情交流。  发表于 2013-6-6 18:27
谢谢玉龙雪山对永陵的介绍,资料收集的很全面,使我对它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谢谢学长帮我发贴,现在这个网不会用,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发表于 2013-6-6 18:16
发表于 2013-6-6 2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若水 发表于 2013-6-5 22:33 0 s6 A* d# }6 f* W+ m
附小70届校友自由飞翔于5月25日随北京收藏家协会参观游览了十三陵的康陵和永陵,目前这些陵园还没有 ...

( c6 H* |6 o' k        明十三陵的康陵
+ t7 U  o4 w0 k4 g; q% `) q
' ~" y5 J6 i0 J9 Z# |2 G# v
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它是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  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同时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如果兢兢业业,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兴之主的。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也有人认为他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  1 a3 w" H1 {$ i' q) c4 b: L& a
  康陵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地上建筑虽多有破坏,但令人欣慰的是,它的地下宝藏——玄宫却没有一座被盗,不是匪徒们没有打算动手,而是康陵构造严密、设计合理,很少露出地下玄宫的破绽。在解放前,曾有土匪在康陵的宝顶上掘开盗洞,企图盗窃陵内珍宝,恰逢连降几天大雨,盗洞坍塌,陵园才免于厄运。康陵虽地处僻远,但由于景色绝佳,蓝天白云青松碧瓦,一幅皇家气势再加上古砖铭文,使其更富有历史的沉淀。这里最多的就是古树,它们饱经沧桑,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年龄最大的是中央一棵800多岁的银杏树,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因为它比康陵还要久远,便有了“先有帝王树,后有康陵宫,再有康陵监”的说法。& r1 }6 q4 F  _; Y$ d
发表于 2013-6-7 21: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3-6-8 07:45 编辑 ) M- ?! n; u$ C8 ~0 v# _8 |
( b& W7 Q. r( U. Q4 m) ?8 I8 E
       玉龙雪山对明十三陵的永陵、康陵介绍详尽。9 w) Z2 l  M4 K$ H% W6 {
    除定陵、长陵开放外,我只去过崇祯的思陵透过门缝看了看。去年秋天美国MAT中国总部去红叶岭拍红叶,顺便到康陵村吃农家饭。因贪吃农家饭春饼宴,竟然没进康陵去游览,有些遗憾。补充几张康陵外景吧。
IMG_5818.JPG

村口的两株古槐树

村口的两株古槐树
IMG_5819.JPG
IMG_5820.JPG

康陵村的古银杏树

康陵村的古银杏树
IMG_5808.JPG
IMG_5816.JPG

就餐的农家院

就餐的农家院

康陵村外柿树果实累累

康陵村外柿树果实累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0:25 , Processed in 1.23801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