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8-7-1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E2 ^4 b/ G9 b1 i
6 A$ L A" w9 ~, Z
A+ p# j3 W6 o) x1 x1 ^
" h- x$ @1 }) x, P; l) P3 P1697【翻云覆雨】0 k/ S' z. x x! p
7:30一早的自助餐,第一食客,我带头进去。还有早到的,吴大夫等在桌旁给老人家们准备测试三项。我们没往过去,天天测,有人必有、有人有兴趣,昨天老爸献出一滴血老大不乐意并付之行动了。今就免了。直奔餐桌,先到先得,捡拾几样两人吃了一盘子。出来时夏令营的少年团大大小小的才进来。; r) q9 Q2 C; p8 ? q' R3 ]
& A0 b( k1 u. A0 @, q8 `# g) s' t, k! a- y6 s$ ?4 L! p
外面好啊。出了大堂的旋转门,前面空空落落的一架山,除了绿还是绿,空气大好,有点小风驱走了桑拿天。这山旮旯底,有一圈山围着,多日降雨雾气昭昭,比城里湿度要高。推着轮椅往坡下走,四野静悄悄眼前连个人影都没有,几只山羊、梅花鹿被圈在围栏内,动静没听到,味过来了。正待下坡,豆大的雨点甩下来,赶紧回头,一路小跑,回到大堂的檐下。雨说来就来,预报今日分散性降雨。这边的云彩落下雨。* \7 `& ]0 u u
看景吧,雨打在水面上层层涟漪。我这喘息未定,雨住了,平滑如镜的湖面。不下了,地皮还未湿,还下不下了?云头挺高,还是往外走走,进了山不能整天窝在酒店内,那几只大白鹅离水上了岸。
* Q" ?- j5 I, O E7 U* ?一路下坡,拽住了把手往后缀着,下山容易上山难,带轱辘的也如是。
9 U# i4 Z5 D) h4 H* T3 Z坡下是值班门岗,跟保安聊聊怎么个丫髻山。说是因山巅两块巨石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丫髻,因此得名,当地人称东山和西山,山头有庙,东山帝王庙、西山立着娘娘庙,始建于唐代,后世重修,平日里有些香火。保安说这里看不到,眼前这架山挡住视线,得上了山顶才得见。我又问这酒店的来头。说是早年林场,后来改了酒店,七八年前把三层小楼重新翻建,搞旅游开发,接待团队,多少还带有扶贫项目的性质,退耕还林,安排农人就业。说起个人收入,月薪2400,包吃包住,但全年无休日,三人三班倒,盯住门岗。我说这收入有点低呀,养家活口难呀。谁说不是呐,保安说,要不是身体有问题也不会在这干,图的是轻松,但整日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听广播、看书都不行,手机在这个点上4G变2G只能打电话,听鸟叫吧。我看着坡下的桃园说,桃子随便吃啊。谁吃呀,家里有得是。现在下来的是早桃,晚期的桃还挺小,还能收一个多月,比过去种老玉米好得多,谁家都能收几万块,国家还有些惠农补贴……。保安可找着说话的人了,我这腿下被咬了好几个包。( N, L' g) f$ p9 I0 j0 p* C
又甩下雨点,赶紧撤,一路狂奔。
; l; o+ B" o! V/ F" m0 P4 _. D9 a+ m" R+ l
5 n1 C5 ^1 U2 \. ^- n/ V) Y0 i0 E4 F5 S/ e, u# [
; _' }1 c! q( o& H9 k2 c1698【蒸了一回】) d: N8 x( _/ G! J" ~! y0 z
一路上坡,百米冲刺,大颗的雨滴砸下来,不由得你不卖力气。
8 z# `! T @9 c x雨水将老人们堵了回去,大堂门廊下没剩几人。一队少年在排练节目,筹备马上开始的演出。老师发号施令“咱们再练一回《巡山大王》”几个男孩子念念有词比比划划。别看动作不是太多,还是有丢三落四的,排练齐整可不容易,都不是舞蹈的专才,一家培训机构组织的夏令营,大概是其中的才艺表演环节。背对群山,孩子们挺放松,挺高兴,两位观众的彩排,老爸看着开心的笑了,以往看着小童们高兴,眼前挥舞的都是些十岁八岁的孩子。能笑就好。
& n( g5 E+ o5 c. H% N9 f演员们收了架势,我们回到房中休息,乐意活动的棋牌室开放自己组队。10点钟我去观战,人还没到,积极分子们越来越少,记得上一次至少有开出四桌来,扑克、麻将,象棋,扑克至少两桌,我还打过几次,老人凋零,兴旺不再。
# j% K" h/ a& M; n% ?- n雨接茬下,一度隆隆作响,窗外一片白茫茫,近中午雨歇了。
% c2 r/ B/ w9 O. }午餐后走出大堂,天光发亮,太阳隐在水雾之后,一阵滚滚热浪带着充沛的湿意,在城里还从未遭遇过。既然出来了就走上一圈。孔阿姨也端坐在轮椅上。饭桌上话还没说完,跟她们家的小宋。小宋说起过他云南西双版纳军垦的日子,高湿高温浑身长了疥疮,煮米饭拌盐水吃,先五年后三年边地的日子。一代人差不多的路数。说起云南人生新阶段的日子,北京的林业大学被云南领了去,“农大、林大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一句话,林大颠沛流离,走了边地好几个地州,边走边丢,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最终又转回昆明,就剩学生和老师了,七十年代一场乱,教育史上有无记载。西南联大有《未央歌》有《无论西东》,乱世学人,什么时候林大的作品能问世呀,经历过的这代人还在。学校辗转到昆明后又怎么样了?还没说到。6 n( J, ^/ K' \8 D3 ~; T, \6 D
一圈转回到门前,不行了,回了,太热。那感觉有如蹲在桑拿室里,在被温柔地蒸腾,倒没有那么强烈的高温,但即便在阴凉地里,也能逼出一身汗,只要坐的时间够长。我感觉汗毛孔已经张开,分泌的汗水在调温。玻璃转门前,孔阿姨开口“被蒸了一回”。. s$ O+ m, v+ a3 J" g
: D: y# o/ G9 r, v2 o1 D! U
0 E) C7 r6 L& a7 H! S$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