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412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9-13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12-12-14 11:33 编辑
e7 ^( `3 H# b# a( w- x0 g* h S" u x3 D( _; e0 @
老北京—德胜门. T0 V1 l7 w6 U; e2 s B1 U
M1 [" ^' r3 g$ y. g( ^$ V5 K e1 O2 K4 C, j" A
【中国著名民俗画家方砚笔下“德胜门祈雪”图】
( g; k" h+ J/ C + e" v- C* c( `% `! k1 y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n* M' Z& }( H9 v
, T# Z+ S0 b% ]8 |3 _* L
; g; D7 D/ U5 G/ g4 m, c
【德胜门箭楼下北京市古代钱币研究所】6 x% y- t+ D* D
9 [- t Q5 G! c% n& Z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在德胜门是八达岭高速路的起点,连接着北京的北部地区;因为附近有地铁车辆工厂,积水潭地铁站成为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换乘大站。从50年前这张图中可以看见,当年德胜门城墙外面、护城河之间是有铁路的。这铁路还依稀存在于我的儿时记忆里,因为火车挡道,有时候会耽误我们去幼儿园的车。记得拆铁路应该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墙则是1969年的冬天。. A# f# m& T# h" C
. U' J) ]* K5 }' R% I$ z4 \
6 ^7 p, x1 _# h
【夏夜远眺披上彩衣的德胜门箭楼--雄姿】
" m' f' T$ h: O! ^: |3 `4 O& }
S( C& P" G8 c2 A- c
【德胜门夜景】 + o, P8 _9 R F* d W- E
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北垣南五里新筑土城垣,作为防止元军反攻的第二道防线。 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 l( ~0 j8 X& T+ U; I5 \7 E
; p6 L2 J5 n- Z& [4 @0 `
% ]' j' ^' f( `1 f
【今天的德胜门箭楼】
, j6 h5 f2 T4 d9 Q( f4 z7 [: ?
4 h& _- q9 H% L) E( U/ T4 x! e 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西侧门仍称“德胜门”。7 ?$ Q7 J" P! g
& R" z- c! {# k6 W
【老北京德胜门城楼】
! v* ^( d# l4 ^: U# b+ b" e% ~5 X" L$ X' J/ n* U( g( v1 p
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修建包括德胜门在内的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角楼、桥闸。此后,德胜门历经修缮。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1980年国家对德胜门箭楼进行修缮,1982年竣工,并成立德胜门文物保管所。1993年改为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 ^+ v2 `8 j$ P/ i: m1 g 2 J4 Y! m9 I. s% \/ S3 I5 F7 y+ Q. n
2006年德胜门箭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 u' C" u' V. t" g5 \6 O6 H) w9 C 它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 e- D O0 J7 R0 v, M, s, R" U7 D( t. d3 G: \' B6 X9 }
r( q! h( G9 E9 Y) O
【民国初年德胜门箭楼北侧面,城下是火车站房】 ; O, W* x. t* ~( p3 I9 a
" t% x$ u) e( o 明清两代,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北京保卫战。1 X" f2 A; M( s6 x5 c) `$ H
2 k2 \, P, t' J- \3 T/ |; @' ]* Q, ^6 u8 {/ s& {7 X. {* w
【解放初期德胜门箭楼东、北侧面】 8 J2 z" `# Z- P- g: B
( J) ~. u# }% R- ^% G0 j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 “德胜祈雪”。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应当要数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岁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 I0 X' P# m# \
* ]' V# Z6 l4 g
【德胜门西侧护城河1964年摄】
$ J/ G" `" m0 s6 z- ^" B4 u
9 {( I' ~! P# u& \( \
6 j% X+ ~' X3 U7 Y8 t5 V: m- p2 e8 r7 X% q `
【德胜门箭楼畔的公交车总站】5 g& R+ ^9 L+ q! Z& E$ c) A& @, r
# @5 I4 K9 A( f- l; e) ^! n* J
德胜门地区还有一处与北京息息相关的“生命线”! 沿“豁口”护城河向东二百公尺,在原城墙下方有一水道连接着护城河与城内水系,水道的城内出口处正好在积水潭小庙的下方。多少年来,通过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内,滋润养育着京都百姓和权贵。儿时曾目睹过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在此通道水中摸出精美的银盘。甚至还有在该水道出口处掉入冰窟的经历。
6 l# y- K3 \ ] W
/ I2 G" O9 }* g* _
7 H' J$ n4 O0 t6 _& c 【德胜门箭楼--雄姿】
4 w. i7 l! d K, c; C3 \. g/ p* X6 z4 u* I4 ^* M; i
冰窟口胡同的冰厂至六十年代初期应还在使用。具体地址在冰窖口胡同与护城河之间,当时有数个长百余米宽二三十米深约6、7米的用于存放冰块的大坑。每当在北京寒风最凛冽的时节,冰厂工人们才开始到积水潭或太平湖取冰,有些老工人甚至已取冰数十年。工人们在寒风中用专用工具将已冻得非常厚实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见方的冰块,用溜槽将冰块提到岸边运至冰厂,再用溜槽将冰块放至储冰坑中码放好,每块冰之间都铺有稻草相隔,随后再用保温之物质如稻草等将全部的冰块厚厚盖好,等至气候炎热之时,遂将存冰取出向市场供应。五、六十年代的盛夏时节,在北京城内的副食商场,街边小店,用天然冰块冰镇的啤酒、北冰洋汽水随处可见。后因人造冰的大量使用,有数百年历史的冰厂迅速消失。冰窖口胡同处的冰厂撤消后,遗留下的储冰大坑被政府稍加改造成为“青年湖”,并蓄水待用,但尚未确定具体用途。数年后在冰厂原址上修建了北京变压器厂。
0 V4 o3 z2 ^5 a
( y8 h* e3 }5 }; [* C# z
8 S8 A2 B/ o& }, b' \' j; S
# f) k; N6 T7 n& A 【现在德胜门箭楼上常年办展览】
# Y' }( _' Q$ ?6 w) r& ?
4 A/ O! s! j. f; T0 T% [, {7 y
: X$ x2 C( o* ^: S 【现在德胜门箭楼侧面--雄姿】
) ?! E( d. L8 t; k' a( g6 o7 q
' b! u5 |! n4 g
5 v; {, H5 |9 B) |7 k0 V) T(图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8 V) }. A+ d" S( B/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