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7489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3-19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6 09:36 编辑
3 P, D: c$ f0 y7 ]. [+ s+ g d5 I5 A& L5 P( G/ s
0 K7 I! k7 a& a O
" i* D; Z5 ?5 L0 M& A, X" _. g. N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夫妻笑星倪明、夏文兰日前对记者说,自古以来,中国相声界就有“君子口下,留有三分”的说法,即使在旧社会那么贫穷的情况下,演员卖艺抖包袱也要选择对象和场合,绝不是逮什么说什么。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从学艺起就定下了“立德、立言、立功”的标准,把立德还放在了首位。天津的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更有“三不说”的标准,那就是:丑化歧视残疾人、轻视侮辱女性形象的不说;违背伦理道德的不说;庸俗低级无聊、没有文化品味的不说。苏先生就是以这“三不说”,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功夫到家,成为了德高望重、卓尔不群的相声艺术大家。
# m N, h/ f- @% ? X, w1 S: _: D, t- y
作为从事文化工作30年,说相声也有30年的倪明、夏文兰,由于个人的喜好,两口子一直在相声舞台孜孜不倦的追求、打拼。迄今为止,他们已创作、表演了上百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和相声作品。尽管他们不是职业相声演员,但在他们的创作、表演当中,始终坚持一条理念,那就是品味和格调,而这一点,正被一些演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相声演员在淡化甚至忽视了。
' }; L* {9 N. r+ F/ E9 P" t5 O- p; g: F9 C! J
倪明直言:在世风浮躁的今天,演艺界的一些演员为媚悦某些观众需求,放弃自尊、原则和艺德,胡编乱造,污染舞台,制造出一批缺乏文化素养与积累的所谓“快餐”节目,严重违反了曲艺表演的自身规律。不少相声、小品、二人转,当然包括某些电影电视剧和电视栏目,丑化嘲讽残疾人、农民的情节和“噱头”随处可见,相声表演中动辄称搭档为自己的儿子,随口利用男女性别,占人便宜更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拿政治当笑话说。相声当然需要笑,但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倪明介绍说,他曾经看过一场晚会,其中的语言节目充斥着油腔滑调、尖酸刻薄和自我丑化,更不乏当众嘲弄孕妇和盲人、聋哑人、口吃的举止体态,挖苦农民工生存状态的情节,别说观众感到不满意。自己都感到脸红。
' f% t% s+ [9 m Y5 l1 d% M0 i0 K9 u7 Q1 `! j9 J: `
对此,倪明、夏文兰呼吁:艺术不是用来丑化和泄愤的,作为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演员,一定会自觉不自觉的担当起引领和引导的作用,演员的表演要更讲文明,笑料要更趋文雅,语言要更具文采,我们要学会尊重一切人,特别是尊重某些弱势群体。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艺术家的良知。这是一种人格追求,也是一种人性关怀。一句话,演员嘴下要“留有口德”!
) E5 z3 M, H% g( y Q6 ]( }9 D" F' R: ^% v+ ~
* N# c' y. z0 [6 I) `% k
1 a, C$ F, ~+ x$ w* k9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