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4-16 14:40:00的发言:
" L- g; i& }' U9 H" |- w# d* K

大学长,发给你的短信看到了吗?

' m+ J- M' u/ Z2 H& ]8 J( a. \

三个信箱都没信?请再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4-16 14:51:00的发言:
. U; b/ V" d/ P" q- e' c% ?6 j

可以利用论坛上的短信功能!

6 M! U7 o: L( j2 a( Y k

玩电脑我是刚入门,好多的功能都不会,你说的利用论坛上的短信功能,具体是如何操作的,请教授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10-4-16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4-16 14:56:00的发言:
6 @+ x' c( D7 }

三个信箱都没信?请再发.

3 p* N: z- T+ f2 r

邮件发送到QQ邮箱。

发表于 2010-4-16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10-4-16 14:56:00的发言:
( h4 c* q7 a5 t0 M

玩电脑我是刚入门,好多的功能都不会,你说的利用论坛上的短信功能,具体是如何操作的,请教授一下,谢谢!

3 D/ Q! ], p$ R

你想给谁发站内短信,可以点哪个人头象下面的“发短信”,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就行了。

发表于 2010-4-16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bcdefj在2010-4-15 13:00:00的发言:
% y8 z4 O, S& [ G2 Q. d; Q ?

099

# G' I, h( O- q% ~6 e. `

    大学长猜不出来,你不妨把答案说出来。不保密吧?

$ h$ Q/ W% Y9 r/ R5 B" O

    75年返的城,必是在那之前的事。一年太短,俩年也不长,三年正好。难道是72?嗯!差不多就是这个年数了。照片照得很清晰,不像那时的照相技术吗。。。。。呵呵!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 F' u5 S7 n# t. O" X4 b9 v/ E7 z

你练功练的戆它了。同为山东滨州的同学,同事,还要东猜西猜,你就继续猜下去吧!实再猜不出就与大可同学去讨论讨论。

发表于 2010-4-16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4-16 10:54:00的发言:
$ j& ^5 V: A5 m O& F4 h6 ?

隐形的翅膀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 K& W# z7 _5 v8 y4 y0 P y

谢谢大学长,今天不知为什么电脑不畅,再想重新编辑就上不去了,索性关上了。

2 Z/ E- I& p1 B7 T: t! M4 A3 b8 I9 o

昨天一天上不了论坛,(找不到服务器)无法编辑。今天再上不了就要求助了,幸好。。。

发表于 2010-4-16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4-16 17:43:00的发言:
" R8 d+ Y5 X& F4 L, n; O' R$ a

视频大概不可引用。请将上面视频部份删去试试看。

发表于 2010-4-16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p. I, x- B+ X# A% f

写点另类话题,文笔笨拙,凑热闹,给坛子加块砖吧。fficeffice" />

$ e5 Y1 J6 [, L8 F# y: X

 

- `9 X9 f* u J, H1 J2 [- B; |

   今日浏览老北京网,有一主题:东直门外铁塔。(附图)联想起儿时对铁塔庙的印象。

$ B6 w* J: `, h- j, Z# `9 ?

   铁塔庙在东直门外前街,下关附近,原来的老土路以南。解放前逛过一次铁塔庙会,所以见过塔中的“肉身佛”。 佛的莲花座下听说是一眼井,铁塔庙内面积不大,进庙门就是磕头的蒲团,膜拜的人很多,很拥挤,佛的面容慈善,穿的袈裟鲜亮,体型大小同真人相仿,我第一眼看去以为是真人,条案上的贡品很多,香火旺盛,烟雾弥漫,在大人的带领下糊里糊涂地磕了三个头。

1 A4 W! R6 w* H3 g6 `

   传说:有一位乡下女人,听说佛是高僧坐化,拜佛时带着一根针,偷偷地向佛身扎去,结果佛流血了,女人回家后就病了。(有关佛的传说请阅老北京网)

1 P$ {: w8 K: b0 H1 Q

   五十年代初,在二里庄小学读书时,美术老师带我们到郊外写生就以铁塔为主题画风景画,因为塔的线条简单所以每个人画的都很像。那个年代庙门紧闭,再没机会进入庙内。

4 ~6 K1 b- {( C( M: L3 u

   后来城市改建,塔被拆了。

; h, [: J# [8 ~; ^: ]. L

   六十年后,当我在网上见到铁塔的照片时,心情非常激动,它的独特建筑造型,风吹铃铛的响声,神奇的传说,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也许这就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思念吧! (包括焦圈,豆汁,糖耳朵)


发表于 2010-4-17 0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4-16 19:34:00的发言:
  1 a$ l5 ]/ ^' A2 c A6 C3 y

写点另类话题,文笔笨拙,凑热闹,给坛子加块砖吧。fficeffice" />

5 z2 u" E2 n( _0 d" W$ ~3 J

 

. X( P2 z0 c, f3 y4 _ ]4 q. Q

   今日浏览老北京网,有一主题:东直门外铁塔。(附图)联想起儿时对铁塔庙的印象。

/ t- l) Q8 f# f

   -----

0 N5 H2 K5 B5 n2 k6 O' ^9 v5 S# ?9 N

大姐,您写的文章很生动,照片也很清晰,盼望您再多写写,让我们一起分享对老北京的美好回忆。

" P; ] x( @% Z

 

8 f9 f/ G( {$ R5 h8 J+ b, Y3 l

 

发表于 2010-4-17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4-16 19:34:00的发言:
  8 d. _% C' o! \" r

0 i% c9 {5 Q, k- q

fficeffice" /> 

D9 O# t* k$ W

   今日浏览老北京网,有一主题:东直门外铁塔。(附图)联想起儿时对铁塔庙的印象。

! g Q8 @, y, G0 K6 ~7 h

  

很喜欢看您的文章,由其您是写的东直门.我在北京住了十九年,一直没有离开过东直门,先住东直门内大街,后又搬到新太仓褡裢坑.所以城的东北角城里城外都叫我玩遍了.城里怎么穿胡同,什么地方有穿堂门.我都知道.我骑车在东直门大街上一直是双脱手.城外哪里有窑坑,可以游泳.哪里可以捉蛐蛐,哪里可以钓鱼,我都清爽.雍和宫,柏林寺北馆我都熟.那时候连柏林寺里哪口棺材有人哪口棺才是空的我都知道.所以您写这些我最爱看.
发表于 2010-4-17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4-16 19:34:00的发言:
  0 p y- a# E* v8 L6 e$ L7 X2 P1 K9 ~

写点另类话题,文笔笨拙,凑热闹,给坛子加块砖吧。fficeffice" />

6 F( l% }6 i$ n9 x5 Z) T1 a) J

          五十年代初,在二里庄小学读书时,美术老师带我们到郊外写生就以铁塔为主题画风景画,因为塔的线条简单所以每个人画的都很像。那个年代庙门紧闭,再没机会进入庙内。

& P* k; H6 u( @! `1 a) ~

   后来城市改建,塔被拆了。

1 h+ u( F' j' `# P) ]/ q/ f

   六十年后,当我在网上见到铁塔的照片时,心情非常激动,它的独特建筑造型,风吹铃铛的响声,神奇的传说,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也许这就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思念吧! (包括焦圈,豆汁,糖耳朵)



0 N0 v& l' z1 x3 }, K

这个塔我没见到过,我想是不是簋街往新街口(北新桥?我有点晕,总分不清这两处)转弯路口有一座被保护起来的庙那里呢?我还没搞清楚。

发表于 2010-4-17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天又是灰蒙蒙的,有点凉,不出门了。

3 `3 ]* g( t$ I: m6 e/ x! f, ^9 `( U

转帖个小文章,看看我们是否这样说话。

5 W6 s) m6 [* B9 E

 

( J3 q- f- X! M3 q; D. }

您注意过没有?北京人把“西红柿”叫做“凶事”,或者“星势”。

% b; u( Q# U! R3 a e

“喂,侯大妈,干嘛去您哪?”

3 V" ]' ~- }! P( S5 H; p

“哟,他齐婶儿呀?这不,我买点凶事去!晌午要吃凶事鸡蛋面。”

* Q% t# _2 C, T) u, N3 {

“噢,您买星势去啊?您瞅我这刚买了一大堆,您早言语一声,我给您顺便带回来不就齐了?您瞅这星势,个顶个小包子似的,多俊哪!”

?, Q$ k. ^1 u4 ^& q7 T* _

听出来了吧?西红柿还没做成鸡蛋面呢,就已经被吃了一大口。被吃的部分并不一定是个完整的字,更多的可能是某一字的韵母和另一个字的声母。被破坏掉的家庭再重新组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音节。例如“西红柿”,“西”的韵母吃不吃掉没关系,但要把“红”的声母吃掉,这样一组合,就出来了“凶”,但声调却由“西”来决定,“红”没有发言权,仿佛孩子要随父亲的姓一般。如果把“红”的韵母也吃掉一点,就剩下一个后鼻音,那就出来了“星”。北京人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多吃多占”,千万不要以为北京人的普通话是最好的。上小学的时候,他们看见课本中的“西红柿”,还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那是“识文断字”的需要;等到一长大,他们看见“西红柿”的时候,不再是三个字,而是一个完整的词儿,这个词儿的发音也是现成的,凶事,或者星势。这时候,就进化到“吃文断字”的阶段啦。

: X2 l# W: J" m( ?, c+ `& d

您学会了怎么吃“西红柿”之后,基本可以举一反三。比如涮羊肉,就叫“霜肉”;花生豆,就叫“欢豆”;口香糖,就叫“烤恩糖”;摄像头,就叫“上头”;洗衣粉,就叫“洗粉”;北京大学,就叫“本大学”;您家电话如果是82924171,就可以说成是“班儿,卷儿,消,敲”……

发表于 2010-4-17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段:

% r+ U% B, H9 D! d, w

 

4 v" E) r* E4 k x, |

所以不论您的普通话多么好,只要不懂“吃文”的秘诀,一到北京,就被发现是外地人。而且您的普通话越好,您就越进入不了北京人民的圈子。当年台湾要派几个特务来炸天安门,知道他们的港台式国语不正规,就命他们每天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刻苦学习了一年多的普通话,几乎达到夏青、方明的水平了,然后空投到北京郊区。不料刚进永定门,就被逮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问路时,问的是:“天、安、门,怎么走?”而北京人从来不说“天安门”,北京人把“天安门”叫“天门”!您要是自作聪明以此类推,准以为北京人把“地安门”叫“地门”吧?错啦,“地安门”不叫“地门”,而叫“电门”!您跟着电台学,哪天才能学到这么高的水平啊?就算您天安门、地安门都学会了,那个“怎么走”也必定露馅,因为北京人说“怎么”的时候,那个“么”只做一个口型,很像广东话里“五”的发音,相当于“怎”字发出之后,闭嘴呼气,摆一个面部pose,显得潇洒、有范儿。特务要是能学到这个程度,就不吃特务那碗饭了,改行当语言学家啦。

, z" |6 }1 a" Y' a5 k1 C4 O

 

, c* ^: D1 [# k1 x, K" N5 l

举几个北京售票员报站的例子。比如“广安门”叫“关门”,“玉渊潭”叫“冤潭”,多么顺溜!“白石桥”叫“白r桥儿”,“灯市口”叫“灯r口儿”,中间那个“石”和“市”只摆一个卷舌的舌位,但不发出声来,多么优雅!“八王坟”,叫做“邦坟儿”,八王联合成立了一个邦,坟里还生出个儿子来,外地人真是听不懂啊、那叫一个自卑啊,学了二十年普通话,看了三十年的央视,还是没文化呀。

# H3 j1 U0 I+ W5 {7 Z f2 H5 m

 

" K7 c2 _* x% p* k$ |

有的语言学家说,北京人把太阳叫“老爷儿”,是为了表示对太阳的崇拜,像尊重爷爷一样尊重太阳,这恐怕是望文生义的鲁莽推理。其实北京人说的是“老阳儿”,表示亲切随便而已,至今一些郊区的老人还这么叫。但由于贪图发音省事,逐渐把韵腹a给省略掉了,就变成了“爷儿”的音。这么发音,北京人自己觉得很俏皮,很机灵,而外地人听起来,未免感觉有些轻佻,有些夜郎自大。更主要的,是信息无法沟通。比如一个外地人要到“霍营”去,售票员报出“火爷儿”时,乘客怎么能知道这就是自己要到达的那一站呢?

发表于 2010-4-17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em60]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30 10:04:00的发言:
r9 I; O. v4 H9 d }0 }

 

, T# m1 K0 `0 @ Z4 b

周六孩子们吃完饭出去逛街了,我刚好闲下来,接到从小一起在楼道里玩的发小的电话,于是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开车出去happy,先看电影2012,再逛商店购物,又去吃pisa,一直聊到尽兴,分手回家了,感觉和登山一样心情格外爽快。几个发小都是五零后,回家回味一下,感觉五零后还有能力跟着时代步伐边享受生活边总结人生,而我们四零后好像回味生活回味人生多于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不知是不是片面。

7 p- }5 c6 z5 W4 \3 f7 b

很有同感!

发表于 2010-4-17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段--

' z2 D; p f# F$ j2 F% V

 

' _, P& X1 b, p+ l. e$ P$ x8 }8 Q

既然话说到这儿,孔和尚顺便给外地朋友再提供若干北京话的常用站名儿吧。西二旗——线儿旗,西三旗——仙旗,珠市口——珠儿口儿,体育大学——颓大学,清华西门——蛆娃修门,永安里——冤里,平安里——骈里,大望路——肚昂路,大北窑——大比獒,木樨地——墓地,五棵松——武松,圆明园——圆蜜庵儿,动物园——动员儿,蓝旗营——兰情儿,长安街——馋街,南长街——南城斤儿,北小街——表鸡儿……以上仅是孔和尚经常去的并且当场认真记录的,此外还有很多,您就举一反八,活学活用吧。

发表于 2010-4-17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4-17 8:37:00的发言:
" J, M. K2 D B6 q$ _

今天天又是灰蒙蒙的,有点凉,不出门了。

7 Q/ o2 J' N0 z

转帖个小文章,看看我们是否这样说话。

! J8 d2 y2 K" u) T. i. z2 f0 }, S1 T

 

: e3 O# K( ]5 A4 [/ g* J6 y; ]2 B: g+ `

2 A2 N S9 `0 T0 x0 d& D7 }

把北京话写透了.再写点儿!我仔细一想原来在北京讲话是这么个讲法,不过叫你用文字表示出来倒真不容易.

发表于 2010-4-17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4-16 17:43:00的发言:
/ V0 E2 B7 S/ B" O

谢谢大学长,今天不知为什么电脑不畅,再想重新编辑就上不去了,索性关上了。

. o. \* r. n! r2 j C5 B- ^ {' a

昨天一天上不了论坛,(找不到服务器)无法编辑。今天再上不了就要求助了,幸好。。。

" I! ~' ?1 E1 u# l- M( L2 w3 d

不是您机器的毛病,昨晚老北京网出了好几次毛病.请千万不要随便动机器.由其是不好乱删.

发表于 2010-4-17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4-17 9:00:00的发言:
' c5 r) b: t+ a+ F3 Y6 M

把北京话写透了.再写点儿!我仔细一想原来在北京讲话是这么个讲法,不过叫你用文字表示出来倒真不容易.

0 g3 Q/ j+ n1 T

这可不是我写的,是转帖。有的他说的不一定对。(其实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北京也不例外,跟“夜郎自大”挨不上。)

4 r6 |7 S, P9 ]" Q& [+ j) y0 Q

 

发表于 2010-4-17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放松一下。

, J0 M! b0 H4 I7 `' ]' Y1 m/ o$ s

《戏剧与方言》

) M) ^1 p$ w* ~$ Y4 \; l

0 x2 s6 |$ M( D6 a3 ^6 [ z

 

0 i8 ^2 o4 B/ Y8 M0 g

《普通话与方言》

发表于 2010-4-17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ok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09-11-30 13:35:00的发言:
& K7 X" _- p! S! A8 _5 J

奥?原来如此,这太麻烦了,就算了吧。

, l* h. ~$ H# C* n

ok

5 \3 Q, Y$ v1 N: F. C+ ~ X
6 X4 b% s Z* y0 I: q% y ]+ m* k* D

http://

发表于 2010-4-17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14期的,8科。[em55]别的就算了吧。

发表于 2010-4-17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bcdefj在2010-4-16 14:37:00的发言:
4 m+ m8 \3 G! b

蓝七:

8 W1 q% X0 y0 g1 s9 z& ?4 Q

    认的那个女篮中锋吗?(17科的)

" O4 r$ k \* f$ e0 G3 o

男,女蓝队员在校时都认识,时间长记不清,变化都很大认不得了。最近家里有事很少上网,退休都5年该休息了,班不上了,谢谢。

发表于 2010-4-17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4-12 17:42:00的发言:
! m5 j9 I9 M- J: h& ^

  我们的聚会于11号中午在眉州东坡酒楼进行。共到26人。本班22人,外班2人,体育老师吴绥熙和三三兄光荣出席。聚会气氛热烈,同学们既高兴又激动!这是四十二年来聚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有的自毕业后是第一次见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78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 i% D) K6 f* V5 a2 t

看到同学们相聚的照片,真的非常激动,很遗憾错过了这么好的相聚机会,但愿我们这些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度过晚年!

发表于 2010-4-17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4-17 8:37:00的发言:
; p# H4 d/ a* t3 T

今天天又是灰蒙蒙的,有点凉,不出门了。

% M- ~) _& r+ t; _5 y( b( e

转帖个小文章,看看我们是否这样说话。

文章转的好,很有意思。这样的文章才符合老北京论坛的本意。还有夕阳红大姐介绍的铁塔寺的文章也一样。让我们在回忆北京航校校园生活的同时多多回忆一下老北京的人土风情吧,也算是给老北京网和航校论坛同时添砖加瓦吧!
发表于 2010-4-17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分别十几天了,心   里一直不能平静,凑了几句歪词,略表心意。                                                               

, |0 J) P0 [+ u0 p7 Z

                浣溪沙

) I) r0 S- H) n% s v

                之一   重聚潍坊

# H n4 q9 h6 V0 J ]1 \" S

              校友京都远道来,

3 |' m+ j' |& M) D8 }. T; Z

             白浪河畔笑颜开,

+ i5 f6 `% J- }3 J

             深情厚谊满胸怀。

w( P& @5 |* _1 p; W: v

         

+ A6 ?& W5 T5 h- z

             四十二年重相聚,

9 e9 G5 {, L9 w$ e. ^3 ?

             牵手已见鬓发白,

7 B" g" e3 {; Q0 H6 G- ]5 U

             欢声阵阵似春雷。

0 @$ L6 y% b0 |6 K5 U

     

7 m& g& M: g: [% l6 x" y- V7 Y

                    之二又唱校歌

6 q0 g1 R: ~. H! _" I: y0 R N) ~

             北京航校聚英才,

& X5 `. K: f/ f- ?

             歌声响彻云天外,

2 J4 ]8 @; x6 q* V0 I- O

             书生意气播四海。

/ _, S2 M* i& u9 Z, Q; H

 

" V7 N* e1 N3 g& W# ]

             相逢不识容颜老,

6 S! }' _/ }' Q4 ?% E' h8 h7 @' O

             战歌重唱真情在,

$ V9 l6 U/ ~* A3 a7 |- w

             直面人生仍豪迈。

! x% W" K' u" y% q. q+ _+ U% t

 

" `8 o0 P# B& N; e

                  之三期待重逢

( B1 i3 j) p! S, Q" M6 n# S6 e

             相见时难别亦难,

2 X. m9 ^ i" P5 l1 w" v

             春风虽暖心却寒,

- p3 O9 f, x3 C2 `3 U2 M; H

             校友情谊难忘还。

6 q9 G6 w: O# h1 i

 

" l; m2 W5 U2 o5 I) E7 F q

             闪闪泪花湿双目,

( n9 ~8 a6 d% m9 C5 ^3 a2 ]

             滚滚车轮难向前,

; d6 _9 e* z7 s) j+ ^ H F0 @

             重逢期待在来年。

& H. Y( u4 O O3 l& U4 j0 \6 ?

         

, Y# [3 X* l# E! c* M

             见笑见笑。

发表于 2010-4-17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不知道~~~
发表于 2010-4-17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沈阳8484在2010-4-17 14:45:00的发言:
/ I% E" W& F! k( v; k! h( B

看到同学们相聚的照片,真的非常激动,很遗憾错过了这么好的相聚机会,但愿我们这些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度过晚年!

4 K5 r( X$ i+ H( X& P. x6 C

是啊,你真的应该回北京,这次聚会热闹空前。这么好的机会你错过了。不过班长说了,毕业45年时要把全班都召集齐了再相聚,还有机会哦。我们女生今天还到紫竹院再一次相聚,你上QQ群就能看到照片。

发表于 2010-4-17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09-12-3 18:31:00的发言:
8 a1 l, C) c; Z9 `5 v$ N

试试字体

% z; }, r# j( g0 o4 \, F% _

我就改不成打字,试了几次都不成。能指教一二否?

发表于 2010-4-17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槐柏树街在2010-4-17 21:53:00的发言:
% @' [; u( }' M. E8 @/ _$ A: `

我就改不成打字,试了几次都不成。能指教一二否?

; [$ |9 I, H0 M

你先打一个字发表后,再回看自己刚发的贴子进行编辑时就能改字的大小了。回看时右下角有编辑两个字,点后就可改字体、大小、顔色了。贴子上有一行符号 B I U A F T....其中A就是字体大小,可用4、5号就行了,试试看。

发表于 2010-4-18 0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3 l/ r5 ]% _2 j3 s

臣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fficeffice" />

$ u5 O2 \' \, f J) [ A% X( a8 w4 |( k

 

: f) s) R, j" x* Q5 B# G2 g) Q

我是李桂林,先分配沈阳松陵厂,后去贵州云马厂,现在日本定居.有认识我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1 08:14 , Processed in 1.216474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